《公安县怀古》拼音译文赏析

  • gōng
    ān
    xiàn
    huái
    怀
  • [
    táng
    ]
  • kuàng
    méng
    yíng
    jiāng
    shēn
    liú
    beì
    chéng
    hán
    tiān
    cuī
    duǎn
    fēng
    làng
    yún
    píng
  • luò
    jūn
    chén
    feī
    téng
    zhàn
    míng
    weí
    zhōu
    qián
    cháng
    xiào
    hán
    qíng

原文: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译文及注释
野旷的吕蒙军营,江水深邃的刘备城。寒天催促着日短,风浪与云归于平静。

洒落着君臣之间的盟约,飞腾着战争的名声。船只停泊在前浦,长啸一声充满深情。
注释:
野旷:广阔的野外。
吕蒙:东吴名将,曾攻取荆州。
江深:指长江深广。
刘备:蜀汉开国皇帝,曾在荆州建立蜀汉政权。
寒天:指天空。
催日短:天气寒冷,白天变短。
风浪:指江面上的波浪。
与云平:与天空中的云彩平齐。
洒落:散落。
君臣契:指君臣之间的忠诚和信任。
飞腾:指骏马奔驰。
战伐名:指战争中的功勋和名声。
维舟:停泊的船只。
倚前浦:靠在江边的码头上。
长啸:长声呼喊。
一含情:充满感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野旷吕蒙营》是杜甫怀古之作,通过提及公安县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唤起读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首先,诗人提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吕蒙和三国时期的刘备,以及他们在公安县发生的故事。吕蒙攻占南岸地后,成为公安县太守,这样的历史背景构成了诗歌的开篇。接着,诗人描绘了公安县的景色,用“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一联来表现境况。这两个历史名人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虽然已不再,但历史却随风而逝,只留下了寂静无声的废墟。杜甫通过这种淡妆浓抹的手法,将时代背景与景色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意味的公安县。 下联“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则从画面上给予读者更多直观感受。诗人描述的是冬天凌晨时分,天寒地冻,所以时间显得特别短暂,仿佛“催日”,而风浪却异常平静,雾气弥漫,云层低垂。这些描绘相当生动、传神,凸显了杜甫的画面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整首诗抒发了杜甫对历史的敬畏和敏锐的历史意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慨。他借助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的渲染来唤起读者的共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表达,这也是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写法。同时,杜甫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具特色的诗风,也使得这首《野旷吕蒙营》成为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在唐代宗大历三年的秋季,杜甫离开了江陵,移居到了公安县。而就在这时期,吐蕃分兵寇灵武、邠州、京师等地,让整个朝代处于了动荡、不安的状态中。杜甫在公安县小住期间,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苦难。虽然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是朝野上下并未得到真正的休息,藩镇割据的局面依旧存在,北方还有吐蕃、回纥等民族的不断侵扰。 作为这个时代的亲身经历者,杜甫对于那个充满烽火硝烟的时代深感不安和郁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杜甫创作了《登高》一诗。在这首诗中,他把自己置身于舟中,凭吊往事,不禁一声长啸,发出了思古之幽情。诗中所描写的空旷之地和江河流急,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值得一提的是,在杜甫离开四川前的五年中,虽然他在这段时间的生活相对平静了许多,但是也曾经历过成都少尹徐知道的一场叛乱。而严武之死更是让杜甫心灰意冷,最终离开川东,在湖北、湖南地区的公安县小住了一段时间。可以说,《登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唐代封建社会从繁荣转入衰落的一个缩影。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此地空旷,原是吕蒙的营地;江深流急,刘备又在此筑过坚城。天寒而时日渐短,风起则浪与云平。刘备孙权的君臣们都潇洒磊落,互相契合,终于战功显赫,飞黄腾达,天下闻名。我系船在这前面的水边,凭吊往事,不禁一声长啸,发出思古之幽情。 注释: - 此地空旷(kuàngkòng),此处指的是长江中游的开阔河滩地带。 - 吕蒙(Lǚ Méng),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 江深流急(liú jí),长江在此处水势湍急。 - 刘备(Liú Bèi),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历史上有“卧龙凤雏”之称。 - 坚城(jiān chéng),指刘备在此处所建的坚固城池。 - 时日渐短(jiàn duǎn),指冬天白天时间短暂的特点。 - 风起则浪与云平(làng yǔ yún píng),形容江面波涛汹涌时,云层平和的景象。 - 潇洒磊落(xiāo sǎ lěi luò),形容性格豁达,行为坚毅果敢。 - 契合(qì hé),互相理解、相配合。 - 飞黄腾达(fēi huáng téng dá),形容飞速上升、获得成功。 - 思古之幽情(yōu qíng),指对往事的深切思念和感慨。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