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赏析:
这篇词是佚名作者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写于绍兴四年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的时候。在南宋朝廷遭受金朝刘豫军队攻击后,岳飞上书请求收复失地,被任命为制置使统领征讨大军,经过三个月的战斗,成功收复了襄、邓六州,保卫了长江中游的安全。
然而,正当岳飞准备继续北伐,收复更多的失地时,朝廷却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的名义要求他收复六州后就班师回朝。岳飞虽然凭借襄邓大捷被封为侯,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徒,而是一心想继续北伐大业,并不断上书请求选派精兵直捣中原,收复失地。在鄂州,岳飞登上黄鹤楼,望向北方的失地,写下了这首抒情感怀词。
这首词整体采用散文的写作手法,可分为四个段落。第一段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写的是在黄鹤楼的高处遥望北方失地,引发的作者对故国昔日的繁荣辉煌的怀念之情。第二段“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借用了《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著名句子,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怒与壮志。第三段“十年生死两茫茫”则描绘了战争中将士的生死离别,以及南宋民众生活的困苦,表现出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最后一段“临别殷勤重寄词”是岳飞在离别时向部下寄予的信物,激励他们继续前行。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每一句话都充满力量,歌颂了岳飞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示了南宋军民团结奋斗的艰难历程,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南宋绍兴三年(1133)十月。当时金朝傀儡刘豫军队攻占了南宋的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府和信阳军,将南宋朝廷通向川陕的交通要道切断,直接威胁到湖南、湖北百姓的安全。岳飞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多次上书请进兵中原收复失地,其中包括襄阳等六州。接下来,朝廷任命岳飞为担任制置使,统领部队出征。在三个月内,岳家军迅速收复了襄、邓六州,打开了川陕通向朝廷进纳财富和纲马的道路,保卫了长江中游的安全。
然而,在这个可乘胜势,进军收复更多失地的时刻,朝廷只准岳飞收复六州,班师回朝。这让岳飞非常失望,他曾经梦想着率二十万精兵直捣中原,收复失地。虽然他凭借襄、邓大捷被封为侯,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徒,而是想继续北伐大业。
在鄂州,岳飞走到黄鹤楼登高,望着北方中原,写下了一首抒情感怀词。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北伐大业的执念,希望能够收复失地,重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他的视野不仅限于眼前的胜景,更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篇创作背景,生动地展现了岳飞的爱国热情和军事才华,让人深感其忧国忧民的大义情怀。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
登楼远望中原(登上高楼,在远处眺望中原地区);荒烟笼罩(大量的烟雾笼罩着);城郭(古代城池的泛称,包括城墙、城门等建筑);想当年(引出旧事,表示回忆);遮住(挡住);视线(眼睛看待事物的方向和范围);掩护(遮盖保护);楼阁(高大的建筑物);雕龙砌凤(形容建筑上的装饰精美);万岁山(古代皇帝钦点的皇家祭祀地点之一);蓬壶殿(古代皇帝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之一);宫女(居住在宫殿内的女性侍从);歌舞不断(形容宫廷生活繁华富庶,充满了艺术和娱乐气氛);富庶升平气象(形容社会生活富足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而现在,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
胡虏(指北方少数民族和外族的统称);铁骑(指敌人的骑兵部队);践踏(踏碎);包围(用军队包围);京师(中国古代指的是国都);郊外(城市周边的地区);频仍(经常发生);风尘漫漫(形容战争的残酷和艰苦);险恶(情况严峻,危险);士兵(古代指从事军事工作的男性);血染沙场(指在战争中死亡);鲜血滋润了兵刃(指战争中使用的武器上染满了战士的鲜血);百姓(普通民众);丧生(死亡);尸首(死者的身体);填满(积聚);溪谷(河流旁边的平地);悲叹(表示悲痛和失望);大好河山(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田园荒芜(农田不再耕种,变得荒废);万户萧疏(形容人烟稀少,社会冷落)。
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杀敌报国(为国家打败敌人);率领(带领);精锐部队(训练有素的军事部队);出兵北伐(指南宋时期对金朝北方的战争行动);挥鞭渡过长江(指周边领导人在带领精锐部队攻打北方时,需要跨越长江这道自然障碍);扫清(消灭);郊畿(城市周围的地区);收复中原(指推翻敌人统治,取回失去的领土);归来(返回家乡或原来居住的地方);黄鹤楼(湖北省武汉市的著名古建筑,楼下为长江,楼上可眺望整个汉口城市);续今日之游兴(继续现在的旅游活动)。
译文及注释详情»
岳飞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他还曾率军攻打金军,取得了多次胜利,把金军推回到河北一带。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最后,岳飞在宋朝末年被金军围困,在江西赣州殉国,葬于西湖畔栖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