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及注释:
昨夜,寒蛩不停地鸣叫。我惊醒,发现已经是深夜三更。我独自起床,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四周静悄悄的,月亮透过帘子微微地照亮了外面的景象。
我已经年老,却还没有功名。我曾经在故乡的山上种下了许多松树和竹子,如今它们已经老去,阻碍了我回家的路。我想把自己的心事倾诉给瑶琴,但是知音难寻,弦断了,又有谁会听呢?
注释:
1. 寒蛩:一种秋季常见的蟋蟀,古人常以其鸣声来象征秋季的凄凉。
2. 千里梦:指梦中游历千里之外的景象。
3. 三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个时辰,三更即为夜晚的十一点到一点。
4. 独自绕阶行:指一个人独自在庭院中走动。
5. 人悄悄:指四周非常安静,没有人声。
6. 帘外月胧明:指月亮透过窗帘,显得朦胧不清。
7. 白首为功名:指为了功名而白了头发。
8. 旧山松竹老:指故乡的山上的松树和竹子已经老了。
9. 阻归程:指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回家。
10. 心事:指内心的烦恼和忧虑。
11. 瑶琴:一种古代的弹拨乐器。
12. 知音少:指能够理解自己的朋友很少。
13. 弦断有谁听:指琴弦断了,没有人能够听到自己的心声。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国佳作。这首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的《咏怀》诗第一首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意境相似,表达出作者胸中的远大抱负和志向。下半阕“白首”二句,表象上低沉消极,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其中“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然而对事物的评价应当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不能毫无根据地一刀切。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不过在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
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岳飞也是运用词体特长,通过含蓄蕴藉的方法来表达他的幽情远旨,使读者们可以进行体会和品味,馀味无穷。
赏析详情»
鉴赏: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写怀》充分展现了他深沉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报国情怀。
诗歌的上阙通过梦境的形式,勾勒出岳飞英勇抗金、收复中原的壮志豪情。但是梦醒后,却面对着失落和徘徊,感到身在异乡的孤独与困惑。诗人用“昨夜寒蛩不住鸣”,来描绘他醒来后的环境,表达出此时的深夜静谧与孤寂,同时也提醒我们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焦躁和不安。
接下来一句“起来独自绕阶行”,更是将诗人孤独和凄凉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夜已深,诗人独自走在庭院中,环顾四周,只有月亮作为唯一的伴侣,使得他的孤独感加剧,更加深了读者对于他内心的痛苦的理解。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这句诗用“人悄悄”来形容深夜中的静谧,同时也暗示着当时诗人的孤独。而“帘外月胧明”,则是诗人对于这个特殊的时刻的描绘。在这样一个夜色朦胧的环境下,诗人心灵的孤寂和愁绪得以深入人心。
下阙“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则表达了岳飞对于功名利禄渐渐淡漠的感受,同时描述了岳飞想要回到故乡的无奈与苦闷。他洒然一身豪气,却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义长存,踏上了不归路,而如今的处境却是如此凄惨。这种无法归去的感觉,在岳飞的内心深处激起了一种强烈的自我反思,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责任。
最后,诗人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来表达他对于祖国沦陷和自己的挫败感的无奈无语。这句话很好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刻的层面。
总之,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写怀》用景物描写、神秘梦境等手法,深情地抒发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报国情怀,表现出他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展示了他为中华民族崛起事业而奋斗的豪迈气概。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其在抗金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的一生并不顺遂。《小重山》这首词正是他在南宋朝廷内部被排挤、妥协投降派猖獗的时期所作。词中虽然没有明确地表达对宋高宗和秦桧的不满,但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极度郁闷和愤慨,以及作为朝臣却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
岳飞是南宋朝廷内的主战派领袖,他坚定地反对妥协投降,相信抗金事业会获得成功。他曾经取得多次重大战役的胜利,连续指挥军队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形成西起川陕,东到淮北的抗金战线,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但是,宋高宗和秦桧却力主召开和议,与金国进行谈判议和,使他无法反抗的命令。这就是绍兴八年(1138)南宋和金国“议和”而不准动兵的历史时期。
此时,岳飞内心的苦闷和愤慨达到了顶点。他对投降派猖獗的行为感到极度厌烦和无奈,又作为朝臣却无法干涉政治决策。《小重山》一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词中写出了岳飞内心深处的抑郁和愤慨,以及作为一个忠臣,却无法改变国家政治局势的迷茫和无奈。
总的来说,《小重山》这首词展现出了岳飞这位伟大将领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抗金事业的坚定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它也反映了宋朝政治局势的动荡和投降派的猖獗,是一篇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昨日寒夜的蟋蟀不断地鸣唱,忽然惊醒我千里厮杀的梦。
【汉字译文】昨日寒夜的蟋蟀不断地鸣唱,忽然惊醒我千里厮杀的梦。
【注释】岳飞因为对抗金国而频繁出征,夜晚听到蟋蟀的鸣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死的考验。
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人声寂寂,帘外面的月亮朦胧微明。
【汉字译文】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人声寂寂,帘外面的月亮朦胧微明。
【注释】岳飞在深夜独自行走,思绪万千,没有人的打扰,只有微弱的月光和夜晚的寂静相伴。
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待得苍老了,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
【汉字译文】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到苍老,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
【注释】岳飞为了国家的复兴而不断奋斗,岁月流转,他已年过不惑,但祖国的疆土还未收复,他的使命未完成,因此他感慨万千,悲从中来。
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
【汉字译文】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
【注释】岳飞想通过放声高歌来宣泄心中的郁闷与激情,但是他四处寻找,却无法找到一个懂得欣赏他音乐的知音。这让他倍感孤独和失落。
译文及注释详情»
岳飞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他还曾率军攻打金军,取得了多次胜利,把金军推回到河北一带。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最后,岳飞在宋朝末年被金军围困,在江西赣州殉国,葬于西湖畔栖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