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拼音译文赏析

  • peí
    zhū
    guì
    gōng
    zhàng
    gōu
    xié
    liáng
    wǎn
    èr
    shǒu
  • [
    táng
    ]
  • luò
    fàng
    chuán
    hǎo
    qīng
    fēng
    shēng
    làng
    chí
    zhú
    shēn
    liú
    chù
    jìng
    liáng
    shí
  • gōng
    diào
    bīng
    shuǐ
    jiā
    rén
    xuě
    ǒu
    piàn
    yún
    tóu
    shàng
    heī
    yìng
    shì
    cuī
    shī
  • lái
    zhān
    shàng
    fēng
    chuán
    tóu
    yuè
    hóng
    qún
    shī
    湿
    yàn
    cuì
    dài
    chóu
  • lǎn
    qīn
    liǔ
    màn
    wǎn
    làng
    huā
    guī
    fān
    xiāo
    beī
    táng
    yuè
    qiū

原文: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赏析
这是一篇关于杜甫两首诗的赏析。这两首诗分别为《春夜喜雨》和《夏雨》。 第一首诗《春夜喜雨》着重表现出游“遇雨”之前大自然景色的美好和人们心情的恬静。全诗用恬静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沐浴在春雨中的大自然,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他也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人们在湖上出游的图画,深情地描绘了人们的心情,令人感觉到一份安逸与恬静。 第二首诗《夏雨》则着重表现出游“遇雨”后作者的心情。这首诗延续了第一首诗的意境,但却从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作者通过对雨水的描写、对风雨的形容,强调了风雨来得迅急,展现出人们在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中的无奈和疏离感。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无奈和疏离中,而是用潇洒风流的精神面貌面对风雨。他并不认为这场雨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反而认为那只不过是人生的一段小插曲而已。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在这两首诗中,杜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以此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他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情感变化的描写,展现出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也成为后人所推崇的杜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历经沧桑,曾在长安等地困顿多年,身处逆境中的他仍然坚持写作,并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这首诗是杜甫早年困居长安时陪一些贵公子携妓纳凉时的即兴之作。此时的杜甫并不富裕,也没有官职,只能在长安闲逛寻找机会谋生。而这时,他被一些富有的年轻公子邀请一起去湖边携妓纳凉,以此消遣时光。杜甫与这些富家子弟交往,并不是出于享乐,而是为了生存。这首诗恰恰反映了当时的情形,表现了杜甫尽管身处逆境,依然保持着敏锐的感知和对自然美好事物的向往。 据仇兆鳌所言,此诗创作时间难以考证,但大致应在唐朝天宝年间未乱时期。无论是无忧无虑的年轻公子,还是困顿生活的杜甫,都在这个时代中,共同作为唐朝的一份子,经历着那个盛世的荣光与辉煌。 杜甫的创作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心路历程,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气息,孕育了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和他的佳作。这首诗赞美了自然,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唐朝盛世下的人们的情感和风貌。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风景的诗,更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落日映红了西天,携妓的公子陂塘放船。啊,风柔柔轻吹水面,浪细细皱起潋滟。夹岸的绿竹茂密幽深,游士们在此设筵。擎露的荷花多么鲜艳,看着它暑解凉添。诸公子今日格外殷勤,将冰块化作冷饮;佳人们乘兴要歌唱,唱前忙着梳妆打扮。 落日映红了西天:夕阳映照天空,把天空染成了红色。 携妓的公子:带着妓女的年轻公子。 陂塘:湖泊或河流的汇水处。 风柔柔轻吹水面,浪细细皱起潋滟:微风吹拂着水面,荡起微小的涟漪和波纹。 夹岸的绿竹茂密幽深:两岸密密麻麻地长满了绿色的竹子,茂盛而幽深。 设筵:摆设宴席。 擎露的荷花多么鲜艳,看着它暑解凉添:荷花盛开着,由于暑气难耐而显得更加鲜艳美丽。 冰块化作冷饮:把冰块制成冷饮。 佳人们乘兴要歌唱,唱前忙着梳妆打扮:年轻漂亮的女子们兴高采烈地要唱歌,为此在唱歌前忙着化妆和打扮。 天不作美,风景大煞,头上的黑云突现,陪客的我急把天看,灵机一动耸起诗肩。飘星的雨点沾湿席上,顷刻间骤雨淋头,卷雨的狂风扑打船只,仿佛要掀翻锦舟。船上善歌的越女啊,红裙儿淋得湿漉漉;能歌的燕姬眉黛含愁,急风里难试莺喉。冒雨摇橹靠堤岸,柳系缆绳,栓牢荡舟,船上的布幔失落水面,漫卷着浪花浮沤。 天不作美,风景大煞:天气变坏了,景色顿时显得不如前。 头上的黑云突现:头顶上的乌云忽然出现。 灵机一动耸起诗肩:灵感突然迸发,诗人激动地耸起了肩膀。 飘星的雨点沾湿席上:像星星一般的小雨点淋湿了座位。 顷刻间骤雨淋头:不一会儿就下起了暴雨淋湿了头发。 卷雨的狂风扑打船只,仿佛要掀翻锦舟:被狂风卷起的雨水猛烈地袭击着船只,船好像要翻掉了一样。 越女:古代越国的女子。 红裙儿淋得湿漉漉:穿着红色长裙的女子被淋得很湿。 燕姬:古代魏国宫中美女的代称。 眉黛含愁:眉头皱紧,似乎在忧愁。 急风里难试莺喉:强烈的风使得莺鸟无法歌唱。 冒雨摇橹靠堤岸,柳系缆绳,栓牢荡舟:在冒雨中摇着划子,靠近岸边,用柳条系好缆绳,保持船只的稳定。 布幔失落水面,漫卷着浪花浮沤:船上的帘子由于风雨猛烈而不幸掉进了水里,被风浪掀起,浪花飞溅。 归路上人们心绪低落,怨暴雨添了冷寞。骤雨驱散了炎热,闷人的五月凉似初秋。 归路:返回的路途。 心绪低落:情绪沮丧。 怨暴雨添了冷寞:抱怨暴雨增加了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骤雨驱散了炎热:暴雨消除了炎热的感觉。 闷人的五月凉似初秋:原本闷热的五月凉爽了下来,有初秋的感觉。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