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创作背景:
陈克、两宋之交、战乱、词
创作背景
陈克(1161年-1238年)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其生于战乱之中,亲历了两宋之交的时代动荡。在这个时期,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人们的生活也被卷入到了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漩涡之中。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克以其独具匠心的词风逐渐崭露头角。他的词虽然对时世有所反应,但却承袭了"花间"和北宋的婉丽之风,以描写粉融香润的生活和闲适之情见长。这种词风与当时各种繁杂的政治和社会事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当时文学界的一抹清流。
陈克继承了"花间派"的复古风格,以写景、描情为主要手法,借助自然风景和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善于通过对花草树木、动物、景色等日常事物的描绘,传递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感悟。在词中,他常常运用婉转、细腻的语言,以及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将情感与外界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优美的文学魅力和人文内涵。
总之,陈克是中国南宋时期文坛上不可忽视的一位才子。他以自己特有的词风,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发展状况和社会背景,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佚名词描写的是一个充满繁华的都市景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上片以香街楼阁为载体,通过“赤阑桥”、“细柳”等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盛开着繁花、青空碧瓦下的热闹场景中。其中,“娇无力”、“金碧”等生动的形容词,更是给纷繁芜杂的都市建筑和景象注入了一份柔美与高贵。
然而,随着下片的展开,这样显赫繁华的场景也被渐渐地涂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作者通过对贵公子淫靡的生活和骄狂的形态的写照,使得整个画面逐渐变得扭曲和恶化。那些带着放荡之气的“飞白马”、“日日”,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中充斥着令人不安的欲望和浮躁。同时,“醉眼”、“不逢人”等词语,则更加刻画出贵公子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疲惫。最后,“午香”句点出了整篇词的主旨,通过对正午香街场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这种繁华已经逐渐走向衰落、变得空虚浮躁的悲观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佚名词不仅写景婉约、摹态传神,而且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将繁华城市与贵公子的生活方式相互映衬,表达出对于世俗浮华、道德堕落的批判。同时,他的笔触也充满了细腻、典雅的文学美感,使得整篇词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赏析详情»
评析:
佚名的这篇词写的是一个充满着繁华都市景象的花街柳卷。文章的上半部分通过描述十里长街“赤阑桥”的华美、笔直的长街,以及长街两旁的“嫩柳繁茂”,表达了繁华的外在景象。在描写中,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将长街和柳树描绘得极为委婉含蓄,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浓烈绵长的情致。
文章的下半部分,则主要是对于“游客”们的描写。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将景象和人物相互照应起来。他用“冶游”、“狎妓”、“丑恶”、“骄横”等负面词汇来形容这些人物的品性和神态,与前半部分所描绘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时,作者也巧妙地将文学手法融入到词中,通过寓讽的方式,表达了一种道德批判和对社会风气的担忧。
整篇词的构思和写作手法都非常精妙,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从整体上看,这篇佚名的词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繁华都市的景象,也对社会风气做出了犀利的批判。
评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赤阑桥:红色的桥梁,又称作赤峰桥,是古代的州桥。
芳香:指的是街市上的繁华热闹。
细柳:优美、柔和的柳树。
金碧辉煌:黄金闪闪的颜色,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楼阁:高耸的建筑物,多层,并且有雕刻装饰。
花映晴日: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形成美丽的景象。
帘帷:装饰用的窗帘,一般是红色的。
红影:指灯光下反射出来的红色的影子。
黄衫贵少:穿着黄色衣服的富贵少年。
飞奔的白马:快速奔跑的白色马。
寻花问柳:闲逛寻找美景和新事物。
青楼:古代男女相见的场所,专门供妓女陪伴的地方。
醉朦胧:因为沉湎于美景和新奇事物而有所陶醉。
横冲直撞:形容行动急躁、毫无顾忌。
旁若无人:形容自我感觉良好,不将他人放在眼里。
正午风:午时的微风。
扬起的暗尘:被马匹蹄子踩起的灰尘。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陈克简介: 子高(1081—1137),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他擅长诗文,尤其在词艺术上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宋词第一人”。他的词作品有《赤城词》、《子高词》等,其中《赤城词》被誉为“宋词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