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潭州(时自潭之衡)》拼音译文赏析

  • tán
    zhōu
    shí
    tán
    zhī
    héng
  • [
    táng
    ]
  • zuì
    cháng
    shā
    jiǔ
    xiǎo
    xíng
    xiāng
    shuǐ
    chūn
    àn
    huā
    feī
    sòng
    qiáng
    yàn
    liú
    rén
  • jiǎ
    cái
    weì
    yǒu
    zhǔ
    gōng
    shū
    jué
    gāo
    míng
    qián
    hòu
    shì
    huí
    shǒu
    shāng
    shén

原文: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高名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赏析
首联:夜泊牛渚怀古 颔联: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颈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杜甫《春夜喜雨》是唐代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抒情诗。这篇诗的意境优美,优美的景色和诗人借以反映人生命运起伏的美妙感觉张扬而出,被誉为“达到了中国文学内涵、形式统一的完美境界”。 本诗共四联,由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组成。首联紧扣题面,点明题意,但又含蕴着奔波无定、生计日窘的悲辛;颔联继承首联,描写了启程时的情景,落花飞燕让人感到寂寥凄楚;颈联用典抒情,描绘了春江潮水的壮观景象,表达出诗人的豁达胸怀;尾联则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借以反思自己的生活,寄托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奋斗的勇气。 整篇诗歌意蕴深厚,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思想感召力和艺术魅力。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将自然界的花草鸟兽刻画得栩栩如生,表达出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流水、雨声、月亮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珍视。此诗语言优美,气氛深刻,思想含蓄而深刻,给人带来极其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思考启示。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的正月,杜甫离开夔州,准备北归洛阳。然而,由于当时时局动荡,他的亲友们纷纷远离他,使得他北归的道路变得漫长而无望。最终,杜甫只得选择以舟为家,开始了一段漂泊生涯,游历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领略着风景胜地的美景,体验着流浪生活的艰辛和辛酸。 在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春,杜甫离开了漂泊了许久的潭州,前往衡州,途中所经过的景色、人物和经历都深深地影响着他,这也促成了他创作出了《发潭州》一诗。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杜甫对过去漂泊生涯的感慨,他说自己已经潜心修炼多年,渴望得到一个稳定的生活,却又因为时局不安而被迫漂泊于江湖之中,无法安居乐业。 从杜甫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家的局势十分动荡不稳,人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杜甫作为一名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出了一大批描写社会风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成为了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意境深远,思想深刻,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匠。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昨夜长沙,沉醉痛饮,今朝拂晓,湘江春色伴行。四周环顾,唯有江岸落花送别。春燕船桅呢喃,似在挽留。西汉贾谊,才高世所少;初唐褚遂良,书法绝伦。两人虽先后名高一时,却同遭谪斥而亡。往事历历,令人黯然神伤。 注释: 长沙:地名,湖南省省会。 痛饮:指放纵饮酒,喝得痛快。 沉醉:形容喝醉酒的状态。 拂晓:黎明前后的时间。 湘江:流经湖南的一条大江。 明媚:阳光明媚、天色明朗的样子。 环顾四周:四处看看。 江岸:江边的陆地。 落花:指春天飘落的花瓣。 船桅:船上的桅杆。 春燕:指春季回来的燕子。 呢喃:低声说话。 亲切:友好、亲近。 挽留:留下、不让离去。 贾谊:西汉名臣,文学和政论均有卓越成就。 才高世所少:形容贾谊才华出众、罕有匹敌。 褚遂良:初唐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 书法绝伦:形容褚遂良的书法技艺极为精湛,无人能及。 先后名高一时:指两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曾赫赫有名。 谪斥:被贬官降职、放逐流放。 令人黯然神伤:形容人们因回忆不幸的过去而感到悲伤。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