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拼音译文赏析

  • lán
    huā
    ·
    yàn
    hóng
    鸿
    guò
    hòu
    yīng
    guī
  • [
    sòng
    ]
    yàn
    shū
  • yàn
    hóng
    鸿
    guò
    hòu
    yīng
    guī
    suàn
    shēng
    qiān
    wàn
    cháng
    chūn
    mèng
    duō
    shí
    sàn
    qiū
    yún
    chù
  • wén
    qín
    jiě
    peì
    shén
    xiān
    wǎn
    duàn
    luó
    liú
    zhù
    quàn
    jūn
    zuò
    xǐng
    rén
    làn
    zuì
    huā
    jiān
    yìng
    yǒu
    shǔ

原文: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译文及注释
燕鸿飞过,莺儿归巢。细数人生经历繁多。像春梦一样长久,像秋云一样散去,无处寻觅。

听琴解佩,仿佛与神仙为伴。挽断罗衣,留不住时光。劝君不要独自醒着,应该烂醉在花间,享受美好时光。
注释:
燕鸿:指春天的燕子和秋天的大雁。
莺:指春天的黄莺。
浮生:指人生。
千万绪:指千万条路。
长于春梦几多时: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散似秋云无觅处:指美好的时光一旦过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琴解佩:指古代神仙常常手持琴和佩玉。
神仙侣:指神仙之间的伴侣。
挽断罗衣留不住:指美好的时光像流水一样无法挽留。
劝君莫作独醒人:指不要孤独地醒着,应该享受生活。
烂醉花间应有数:指在美好的时光里痛饮美酒,应该尽情享受。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阐述了晏殊的《浣溪沙》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词人靠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细腻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全词以春光消逝为开端,揭示了时间和生命的短暂性和无常性。随着年华逝去,美人相继散去,美好的年华和爱情都不能长保,让人感慨万千。 在词的结构上,晏殊采用了上下两片式的写法,上片以“燕鸿过后莺归去”为开端,陈述了岁月蹉跎,时光易逝的感慨,下片则通过引用多个典故来增强文学性和艺术性。其中,“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这两句既赞美爱侣似卓文君那样知意,像江汜二女那样多情,又表达了词人愿与爱侣永结“神仙侣”的美好期望。而“挽断罗衣”句则更加凸显出作者对爱侣的眷恋和悲痛,语言激烈,表达了绝望、难以自抑的情感。 整个词体现了晏殊细腻、含蓄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描绘时间和生命的无常性,作者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卑微。在此基础上,他又表达了对爱情和美好的向往,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眷恋和怀念。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使人回味无穷。 总之,晏殊的《浣溪沙》不仅是一首艺术杰作,更是具有强烈内涵和深邃哲理的名篇。它通过文学的形式,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带给读者颇多启示和感悟。 赏析详情»


评析
晏殊的《浣溪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本词以描写春天短暂的美景为开端,渲染出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隐忧和炽热的感情。在这个主题下,词人通过写爱侣之逝,旷达自解,展现了对往日夫妻和美的眷恋,并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沉体验。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及时行乐。 在词的结构上,晏殊采用了上下两片式的写法。上片以“燕鸿过后莺归去”为开头,表达出岁月蹉跎,时光易逝的感慨。而下片则通过引用多个典故来增强文学性和艺术性。其中,“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这两句既赞美爱侣似卓文君那样知意,像江汜二女那样多情,又表达了词人愿与爱侣永结“神仙侣”的美好期望。而“挽断罗衣”句则更加凸显出作者对爱侣的眷恋和悲痛,语言激烈,表达了绝望、难以自抑的情感。 总体来说,晏殊的《浣溪沙》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表现了作者隐忧和炽热的感情,还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提醒人们时刻珍惜眼前,及时行乐,让我们在那短暂的生命里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评析详情»


创作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文人墨客都活跃于朝野之中,并且才华横溢、人才辈出。晏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晏殊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1043年,他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任枢密使,并握有军政大权。当时,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韩琦和富弼则担任枢密副使,欧阳修和蔡襄则是当时的谏官。可以说,当时的文坛和政坛都人才济济,盛况空前。 然而,可惜的是,宋仁宗并不能果断明察,往往听信反对派的攻击之言,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风波。韩琦先被放逐为外官,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也相继外放,最终,连同当时的宰相晏殊一起罢相。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晏殊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词作,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浣溪沙》。这首词引用了大量的流行民歌和当时社会上的流行乐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背景,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鸿鹄春燕已飞走,黄莺随后也归去。 (鸿鹄:大雁。春燕:春天来的燕子。黄莺:一种鸟,也叫黄鹂) 这些可爱的鸟儿,一个个与我分离。 仔细寻思起来,人生漂浮不定,千头万绪。 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般没有几时,便如同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她的影踪。 (秋云:秋天的云。散去:消失。) 像卓文君那样闻琴而知音,像汉水江妃那样温柔多情,遇到郑交甫解佩相赠,这样的神仙般的伴侣早已离我而去,即使挽断她们绫罗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们的倩影。 (卓文君、汉水江妃、郑交甫:均为中国古代的传说人物,分别代表着纯洁、温柔、才情等不同的品质。解佩:解下佩带,象征交情。绫罗:古代妇女的服饰之一,是一种绸缎的长袍。倩影:美丽的身影。) 劝君莫要作举世昏醉,唯我独醒的人,不如到花间去尽情狂饮,让酒来麻醉我这颗受伤的心灵。 (举世昏醉:沉迷于世俗的烦恼中;唯我独醒:只有自己清醒,别人都沉迷其中。花间:指赏花的地方。狂饮:畅饮。) 译文及注释详情»


晏殊简介: 晏殊是宋代词人、诗人、散文家,他的词作品极具特色,以“抒情传神”的风格著称,其词作品多被称为“晏词”,被誉为“宋词之祖”。他的诗作品抒发出深沉的思想和情感,以“抒情细腻”的风格著称,其诗作品多被称为“晏慧”,被誉为“宋诗之祖”。晏殊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被称为“晏文”,被誉为“宋散文之祖”。 晏殊的词、诗、散文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受到了历代文人的赞誉,被誉为“宋代文学三祖”。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品以“抒情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被称为“几道诗”,被誉为“宋诗之子”。晏殊和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是宋代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