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唐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_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译文及注释:
三年流落巴山路。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唐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杯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注释:
1. 巴山:指四川省的巴蜀地区。
2. 青衫:古代士人常穿的一种衣服。
3. 破尽:破烂不堪。
4. 帽:古代士人常戴的一种帽子。
5. 身如西瀼渡头云:形容作者身体轻盈,如同云彩一般。
6. 愁抵瞿唐关上草:形容作者的忧愁沉重,如同草木一般。
7. 春盘:春天的美食。
8. 春酒:春天酿制的酒。
9. 银_判:缺字,可能是指银杯或银酒盏。
10. 瞿唐关:古代著名的关隘,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11. 今朝一岁大家添:指作者年龄增长了一岁。
12. 不是人间偏我老:形容作者感到自己老去,与世隔绝。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陆游的《醉花间·其五》是一首写自身遭遇和内心痛苦的词作。在词中,陆游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沦落天涯的诗人形象,抒发出他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无奈情感。
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从“青衫”开始,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勾画出了一个流落失所、颓废潦倒的诗人形象,传达了作者的抑郁潦倒之情和家国之恨。下片则以酒狂之态表达出了他沉痛之怀。
整首词体现了陆游词作中常见的关注个体身世,抒发情感的风格。同时,笔调简练、情感真挚的风格也是其影响广泛的原因之一。此外,在历史背景下理解该词,更能够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痛苦和无奈情感,更具有文学价值。(备注:AI机器人无法得知当前时间,故文章开头的时间应视为虚构)
赏析详情»
赏析二:
《醉花间·其五》是陆游在到达夔州不到一年时间创作的一首词,但他却虚称“三年流落”且笔下便已有波澜之情。通过描写身似浮云飘流不定、愁如春草刬去还生的形象以及西瀼渡头、瞿塘关上等地方景色,陆游将自己的抑郁潦倒之情深沉痛切地写了出来,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无奈。
而下片,则以酒狂之态表达了他沉痛之怀。立春之日,士大夫戴旛胜于头上,寓意吉祥如意,但陆游戴银旛却只说“试”,在这个节日痛饮并不正常,“浊酒一杯家万里”更是表达了他家国之间距离遥远、心中之痛的不平常意味。虽然这只是词人借酒消愁的一种方式,但内心的伤感却是真实的。
总体来说,《醉花间·其五》结构简洁,意蕴丰富,通过叙述沦落天涯的诗人形象以及词人借酒消愁,表达了作者的抑郁潦倒之情和家国之恨。
赏析二详情»
创作背景:
陆游的这首词《醉花间·其五》是在宋孝宗乾道七年岁末立春之时创作的,当时陆游四十七岁,并担任四川的夔州通判。这是在他经历了一系列职务调整和流放之后,重回官场的时期。
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陆游被贬黜出京城,外放至镇江担任通判。两年后,他被调到隆兴担任通判,但仅一年后又因某些原因而被免职返乡,最终定居在镜湖之畔。直到三年之后,陆游才再次被起用,安排到夔州担任通判的职务。
陆游到达夔州上任是在乾道五年(1169年)底接到任命,但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立即启程,延至乾道六年(1170年)五月出发,十月才抵达任命地点。在这段时间里,陆游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和挫折,也深受疾病困扰,但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在夔州工作期间,陆游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包括这首《醉花间·其五》。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饮酒作乐的游侠美景,以及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慨,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通过这首词,可以看出陆游对生命与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由、理想和人性的追求,这也是他一系列优秀诗词作品中不断呈现的主题。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流落巴山蜀水,屈指也已三年了,到如今还是青衫布衣沦落天涯,尘满旅途行戍未定。身似瀼水渡口上的浮云,愁如瞿塘峡关中的春草除去还生。春盘春酒年年都是醇香醉人,一到立春日,戴旛胜于头上,痛饮一番,喝到在斜阳下醉倒。人间众生到今日都长一岁,绝非仅仅我一人走向衰老。
【注释】:
巴山蜀水:指巴蜀地区的山水风光。
青衫布衣:形容作者现在的贫困和艰难。
沦落天涯:流落异乡,没有归宿。
尘满旅途:在旅途中风尘仆仆。
行戍未定:被调往边疆执行军事任务的未确定时间。
瀼水:四川的一条河流。
瞿塘峡:四川省境内的一个地理景观。
春盘:春天里的美食。
立春日: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季开始。
戴旛胜于头上:戴着表示贵族身份的装饰,但现在已经没落。
斜阳下:夕阳的时候。
走向衰老:指时光流逝,人们都会慢慢变老。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是中国历史上自作诗留存最多的诗人。代表作品《游山西村》,《钗头凤·红酥手》,《临安春雨初霁》,《冬夜读书示子聿》,《卜算子·咏梅》,《示儿》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