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译文及注释:
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在寒冷的炉火旁,我饮着玉瓶中的酒,邀请你一同欣赏窗外的明亮。夕阳吹响号角,最能引起我的情感共鸣。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忙碌的日子多,闲暇的时光少,新的忧虑不断产生,旧的忧虑仍在继续。在客人中没有伴侣,害怕你离去。
注释:
漫向寒炉醉玉瓶:漫步走向寒炉,手持玉瓶饮酒。
唤君同赏小窗明:呼唤你一起欣赏小窗明亮的景象。
夕阳吹角最关情:夕阳下吹奏的角最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
忙日苦多闲日少:忙碌的日子多,闲暇的日子少。
新愁常续旧愁生:新的忧愁不断出现,旧的忧愁依然存在。
客中无伴怕君行:身处客乡,没有伴侣,害怕你离去。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浣溪沙》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陆游在担任通判镇江期间,与来探望母亲的朋友韩无咎共度数月时创作的。这首词正是以这两位好友之间的深厚友情为背景,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悲凉情感。
上片描写了两位好友相聚时的欢愉场景,揭示了他们之间真挚的感情。歌词开头就是“独倚门前小立,淡云来往月如钩”,以凄美的笔调写出了一幅孤独无依的画卷。接着,“美人胜过江南,磨箫声动,晚风初起”这一句则渲染出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赞叹之情。在这种关系深厚、情感丰富的氛围下,二人在一起畅快地谈笑风生,尽情地享受彼此相处的时光。
然而,下片则写出了作者因分别而带来的孤寂心情。这部分通过“别只是门前一株柳,雨声淙淙,等闲离别易成空”这一句,将离别与孤寂相连结,并突出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失落感和无奈。最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句不仅表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还把握自身价值,展示了作者无畏孤独的潇洒风度,最终达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
总体而言,这首词真挚而感人,通过二人之间的交往和离别,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
赏析详情»
鉴赏:
这首词《春愁》是由中国古代文学家陆游与韩元吉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期间在镇江相聚所创作。在两个多月的相聚中,两人登临了金、焦、北固三山,观赏了江景,品尝了美酒,在分别之际更加感到彼此相聚的时间是珍贵的。这种分别离别的情感催生了“懒向沙头醉玉瓶”一句。这句话受杜甫《醉歌行》的影响,表达出作者不再关注外在的美景和饮食,而是渴望能够促膝倾谈,享受在一起的时光。
词牌往往需要有对偶的结构,而这首词的下片头两句则突出了相对应的意义。夕阳和暮角引发了依恋和凄凉的情感,既是环境氛围的营造,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地方。然而,这样的情感固然真挚,但是却无法清晰地表述出来,因为其中涉及的细节过于繁杂。
最后一句“客中无伴怕君行”则是以真情流露打动读者的表达,将逝别之情和忧虑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句话直言无隐,再次强化了两个好友的深厚情谊,让读者感到这种感情是多么的真挚而珍贵。
总之,这首词《春愁》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分别离别的感慨,更是展现了两个好友之间深厚的情感,揭示了这种情感是流长而弥久的,经久不衰。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春愁》,是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期间共同创作的作品之一,创作时间是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当时,陆游担任着镇江通判的职务,而韩元吉则因家族原因到镇江省亲,并在此暂住。这两位好友在一起相聚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期间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还一同创作了三十多首的诗词作品。
据考证,此词《春愁》当是两位好友在分别前所共同创作的作品之一。从词中“客中无伴怕君行”一句可知,此词大概是写于韩元吉临行之际,时间约为宋乾道元年(1165年)正月。
虽然创作背景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这些词作品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和你一起欣赏窗外风景。黄昏时分吹起的号角最能牵动情怀。忙碌的日子很苦,休闲的日子很少;新添的忧愁往往在旧愁中生出。他乡没有友人陪伴,害怕你去远行。
注释:
沙洲: 河流、湖泊中的沙滩
号角:古代军队中的信号器具,用以传达指令或集合士兵
生出:产生、发生
他乡:指离家的地方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是中国历史上自作诗留存最多的诗人。代表作品《游山西村》,《钗头凤·红酥手》,《临安春雨初霁》,《冬夜读书示子聿》,《卜算子·咏梅》,《示儿》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