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及注释:
群芳过后,西湖依旧美丽,但是花瓣已经凋落,留下了凌乱的残红。飞絮在空气中飘荡。垂柳的枝干在风中摇曳了一整天。
笙歌散尽,游客离去,春天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帘栊垂下,房间里变得更加安静。双燕在细雨中归来。
注释:
群芳:指花草树木等芳香植物。
西湖:杭州市西湖区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
狼籍:混乱不堪的样子。
残红:指花朵凋谢后留下的残余部分。
飞絮:指树木上飘落的细小花粉或绒毛。
垂柳:指垂柳树,因其枝条柔软而垂下,常被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阑干:指窗户的横木。
笙歌:指笙和歌声,是古代宴会上的音乐和歌唱。
春空:指春天的天空。
帘栊:指窗户的框架。
双燕:指两只燕子。
细雨:指细小的雨滴。
译文及注释详情»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的文学成就非常显著,他的文学作品涉及诗歌、文论、小说、散文、词牌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