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元珍》拼音译文赏析

  • yuán
    zhēn
  • [
    sòng
    ]
    ōu
    yáng
    xiū
  • chūn
    fēng
    dào
    tiān
    èr
    yuè
    shān
    chéng
    weì
    jiàn
    huā
  • cán
    xuě
    zhī
    yóu
    yǒu
    dòng
    leí
    jīng
    sǔn
    chōu
  • wén
    guī
    yàn
    shēng
    xiāng
    bìng
    xīn
    nián
    gǎn
    huá
  • céng
    shì
    luò
    yáng
    huā
    xià
    fāng
    suī
    wǎn
    juē

原文: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写景

译文及注释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春天的风儿似乎吹不到天涯,山城里的花还未开放。枝头上的残雪压弯了树枝,但桔子还在枝头上。冻雷声惊醒了沉睡的竹笋,它们即将抽出嫩芽。夜晚听到归雁的叫声,让人思念故乡。病入新年,感受到四周的美好。曾经是洛阳花下的游客,现在虽然看到的野花已经晚了,但也不必悲叹。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

天涯:极远的地方。

二月:农历二月。

山城:山中的城市。

残雪:残留的雪。

压枝:压在树枝上。

桔:柑橘。

冻雷:寒冷的雷声。

惊笋:惊动了竹笋。

欲抽芽:即将生长出新芽。

归雁:返回故乡的大雁。

生乡思:思念故乡。

病入新年:在新年时生病。

物华:美好的景象。

洛阳花下客:指曾经在洛阳赏花的游客。

野芳:野生的花卉。

不须嗟:不必遗憾。


译文及注释详情»


主旨
本文主旨在于阐述欧阳修在《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中所流露出的迷惘寂寞情怀以及被贬的抗争精神。 作为一个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其一生中经历了诸多挫折和打击。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因言官遭贬为磨勘,被迫离开京城。这场政治打击对他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让他感到迷茫和孤独。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他在《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中写下了关于自己心境的真实感受,表现出了他面对困境的真实情感和苦闷痛楚。 但是,在诗歌中欧阳修并未因此而失去自信和希望。相反,他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写出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生的执着追求。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城荒凉之景,寄托了自己的悲伤和愁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前途的信心。这种勇气和精神,反映出欧阳修内心深处的顽强与坚韧,也是他身为一个文化名流应有的风骨和人格。 综上所述,欧阳修的《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展现了他在政治困境中的迷惘、寂寞和抗争精神。作者不仅表现出了自己的感受,更凸显出了他作为一名文学家的风范和文化人的胆识。 主旨详情»


评析
《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是一首宋代欧阳修所作的律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诗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下了夷陵山城的春日凄凉景象,并表达了作者的寂寞情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流畅连贯的节奏,使得各句衔接紧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特别是开头的两句,显示了作者的口才和文字功力,被后人称赞为“起得超妙”。这两句的一果一因,顺畅自然,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 此外,本诗采用了平实自然的描述手法,具有亲切感,但也非常讲究。作者通过描写山城荒僻冷落的景色,表现了自己身处异地的孤寂与无奈;而在诗中涉及到的生命与时间、历史与文化等主题,则深刻地展示出宋代社会的重要议题。 总之,欧阳修的《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是一首优美的律诗,通过自然流畅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手法,表现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评析详情»


导读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首宋代欧阳修所作的诗歌《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并解释了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首诗描写了夷陵山城的凄凉春景,表达了作者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恋故乡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文章引用了许多文学评论家的评价,赞赏其写景清新自然,抒情真挚感人,尤其是开头的两句起得超妙,下面的各句环环相扣,诗的结构紧密有味,读来令人感慨。此外,还详细解释了诗中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优美的诗篇。 导读详情»


译文及注释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不然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还看不见春花?(我懷疑春風吹不到這荒遠的天涯,不然已是二月這山城怎麼還看不見春花?)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殘餘的積雪壓在枝頭好像有碧桔在搖晃,春雷震破冰凍那竹筍也被驚醒想發嫩芽。) 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夜晚聽到歸雁啼叫勾起我對故鄉的思念,帶著病進入新的一年面對春色有感而發。) 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我曾在洛陽做官觀賞過那裡的奇花異草,山城野花開得雖遲也不必為此嗟嘆驚訝。) 注释: 1.碧桔:指由于枝条被压弯了,看起来像挂着美丽的果实。 2.竹笋:春天生长出的嫩竹笋。 3.归雁:归来的候鸟,多指大雁。 4.故乡:指作者所思念和怀念的家乡。 5.洛阳: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古都,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译文及注释详情»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的文学成就非常显著,他的文学作品涉及诗歌、文论、小说、散文、词牌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