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拼音译文赏析

  • qiū
    xìng
    shǒu
    ·
  • [
    táng
    ]
  • lòu
    diāo
    shāng
    fēng
    shù
    lín
    shān
    xiá
    xiāo
    sēn
  • jiāng
    jiān
    làng
    jiān
    tiān
    yǒng
    sài
    shàng
    fēng
    yún
    jiē
    yīn
  • cóng
    liǎng
    kaī
    leì
    zhōu
    yuán
    xīn
  • hán
    chù
    chù
    cuī
    dāo
    chǐ
    bái
    chéng
    gāo
    zhēn

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玉露凋落,伤害了枫树林,巫山巫峡的气息也变得凄凉。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水波浪汹涌,与天空相连,而塞上的风云则接触着地面的阴影。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开放时,将来的离别之泪已经在心中涌动,孤舟系在故园之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是催促缝制寒衣的声音,白帝城高耸,暮色中砧杵声急促。
注释:
玉露:指秋天的露水,因为清晨露水凝结成冰晶,像玉一样晶莹剔透。

凋伤:指枫树叶子因为秋天的凉意而逐渐枯萎。

巫山巫峡:指巫山和巫峡两个地方,是古代著名的山水胜地。

气萧森:指气息萧条,寂静无声。

江间波浪兼天涌:指江水波浪汹涌,仿佛连着天空一起翻腾。

塞上风云接地阴:指在边疆的塞上,风云变幻,天空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指菊花开放时,作者想起了过去的事情,不禁流下了眼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指作者乘坐孤舟,心中思念着故乡。

寒衣处处催刀尺:指寒冷的天气让人们不得不赶制冬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指白帝城的城墙高耸,夕阳西下时,砧板声急促。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