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乌夜啼》拼音译文赏析

  • [
    táng
    ]
    bái
  • shī
    yīn
  • zhòu
    feī
    jīng
    nián
    shǒu
    lín
  • bàn
    wén
    zhě
    weí
    zhān
    jīn
  • shēng
    zhōng
    gào
    weì
    jìn
    fǎn
    xīn
  • bǎi
    niǎo
    ěr
    yuàn
    shēn
  • yìng
    shì
    chóng
    shǐ
    使
    ěr
    beī
    rèn
  • yǒu
    zhě
    sāng
    lín
  • juē
    zaī
    beì
    xīn
    qín
  • niǎo
    zhōng
    zhī
    céng
    cān

原文: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相关标签:写人

译文及注释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它发出哑哑的悲鸣声。它白天黑夜都不飞离,守护着它们曾经生活的林地。每个夜晚,它都会在半夜时分哭泣,听到它的人都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它的声音仿佛在告诉人们,它的心中还有未尽的牵挂。百鸟都有母亲,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呢?也许是因为你的母亲对你的爱太深了,让你无法承受她的离去。曾经有一个人叫吴起,他的母亲去世了,但他却没有表现出像慈乌一样的悲伤。可见,有些人的心甚至不如一只鸟。慈乌啊,你是鸟中的曾参,因为你的慈爱之心让你与众不同。
注释:
慈乌:指一种善良的乌鸦。
失其母:失去了母亲。
哑哑:形容哭声。
吐哀音:发出悲伤的声音。
昼夜不飞去:不离开原来的地方。
经年守故林:守护着原来的林地。
夜夜夜半啼:每天晚上都会哭泣。
闻者为沾襟:听到它的哭声会感到悲伤。
声中如告诉:它的声音好像在诉说什么。
未尽反哺心:即使没有得到回报,它仍然会继续付出。
百鸟岂无母:其他鸟类也有母亲。
尔独哀怨深:你为什么要如此悲伤。
应是母慈重:母亲的爱很重要。
使尔悲不任:让你无法承受悲伤。
吴起:春秋时期的著名将领。
母殁丧不临:母亲去世,他没有去参加葬礼。
嗟哉斯徒辈:对这些人感到遗憾。
其心不如禽:他们的心比鸟还不如。
复:再次。
鸟中之曾参:指在鸟类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乌鸦。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白居易、简析、诗、慈乌鸟 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通过深情细腻的描写,表达出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诗中用大量笔墨刻画了一只慈乌鸟“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状,暗喻自己的处境。白居易意在倾吐“母慈重”,表达出母亲对自己的深深爱怜与关爱,同时也凸显出自己“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感叹自己对母亲的孝心未能尽到,内心充满着懊悔和忏悔之情。 [[4](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ecacad71be6d.aspx)] 简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慈乌】cí wū 【哑哑】yǎ yǎ:形容哭声低怨悲伤的样子。 【啼哭】tí kū:哭泣声。 【旧树林】jiù shù lín:指老树丛生的树林。 【飞离】fēi lí:飞走离开。 【反哺】fǎn bǔ:指幼鸟长大后回来孝敬父母。 【孝养】xiào yǎng:尊敬父母,孝顺父母,供养父母。 【母恩】mǔ ēn:母亲的恩惠。 【禽兽不如】qín shòu bù rú:指人做事没有道德,比禽兽还差。 【曾参】céng shēn:指孔子弟子曾参,古代著名的孝子。 注释:此文描写了一只失去母亲的慈乌对母亲的思念与哀痛,以及它始终守在旧树林里的情景。作者用慈乌的例子,寄托了对孝道的赞颂,并借此谴责那些不孝之人。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然界万物的深刻关怀和敬畏之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白居易简介
唐朝 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