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译文及注释: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着隔着荷花和人说话。
阳光照在她新妆的脸上,水底清晰可见。
微风吹动她香袂,空中飘荡。
岸边有谁家的游郎,三三五五在垂柳下嬉戏。
紫色的骏马嘶叫着跑过落花,看到这一幕,我不禁停下脚步,心中空落落的。
注释:
1. 若耶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2. 采莲女:指在水边采莲的女子。
3. 荷花:指水中的荷花。
4. 日照新妆:指阳光照在水面上,映照出水中女子的美丽容颜。
5. 香袂:指女子的衣袂散发出的香气。
6. 游冶郎:指在岸边游玩的男子。
7. 三三五五:指游玩的男女人数不等。
8. 映垂杨:指在垂柳的映衬下,男女们的身影更加美丽。
9. 紫骝:指一匹紫色的骏马。
10. 踟蹰: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样子。
11. 空断肠:指心中感到空虚和失落。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李白的《将进酒》风格豪放、雄浑,而他的《采莲曲》则展现了他温婉、细腻的一面。在这首诗中,李白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通过描写采莲女和岸上游冶郎的对比,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
第一句“若耶河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生动地刻画了采莲女在荷塘中嬉戏玩耍的场景,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通过“笑隔荷花”这一形象的描述,诗人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表现得细腻而生动。
第二句“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则通过阳光、流水、新妆、香袖等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将采莲女的娇羞神态展现地淋漓尽致。
全诗语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通过对采莲女和游冶郎的对比,李白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展现出活泼、大方的采莲女新形象。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从中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挚关注和感悟,这正是李白的诗歌魅力所在。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若耶溪:在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若耶,意为“小月亮”,形容河流如同弯弯的月亮,曲折迂回。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新妆:指精心打扮后的装扮。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荷香:指荷叶、荷花以及生长在荷塘周围的芳香植物的香气。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冶,这里是指清闲自在、轻松无忧的意思。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形容岸上有一些游人或者少年,在柳树下休息、聊天,度过一个闲暇的午后。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紫骝:马的一种,毛色带有紫色。落花纷纷:形容草木繁茂、花瓣飘落的景象。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骚人:指具有才华的文人墨客。踟蹰:形容忧虑、徘徊不决的样子。愁肠空断:形容心情悲凉、郁结难平。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