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译文及注释: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缓缓的春日轻柔地玩耍,花径上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清明节已经过去,回首往事令人心痛,云彩笼罩着朱色的楼阁。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午后醒来,听到莺鸟的婉转歌声,不知道何处能够解除春天的忧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绿杨树下,借着树影,海棠亭旁,红色的杏花在枝头绽放。
注释:
迟迟:形容时间过得慢。
春日:春天的日子。
弄轻柔:轻柔的玩耍。
花径:种满花的小路。
暗香:微弱的香气。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4日或5日。
不堪回首:形容回忆起来令人心痛。
云锁朱楼:形容天气阴沉,朱楼被云雾笼罩。
午窗:午后的窗户。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巧:优美。
何处:在哪里。
唤春愁:形容思念春天的心情。
绿杨影里:在绿杨树的阴影下。
海棠亭畔:在海棠亭旁边。
红杏梢头:红杏树的枝头。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朱淑真的《如梦令》描绘了一幅多愁善感的女子在春天美景下,回忆往事而心情郁郁的场景。
诗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花香扑鼻的春日景象。两句“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生动地展现出阳光抚摸着柔嫩的杨柳枝条的美好画面。这种美好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上,也将女主人公的内心感受融入其中。随后,清明节过后的潮湿阴霾天气给女主人公的心境带来了暗示,她想起了一些过去的伤心事情,使她的心情变得忧郁。作者通过“云锁朱楼”来描绘这种阴霾和压抑。这一描写既反映了天气的变化,也含有对女主人公内心困境的隐喻。最后,黄莺的啼叫勾起了女主人公更多的思绪,引出了下片中表达的春愁。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因为外界因素而引发的内心矛盾和自我反思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诗中自然景观和女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相互映衬,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巧妙的表达能力,令人感受到作者的细腻与深刻。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朱淑真是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之一,她和李清照被誉为“词坛双壁”。尽管朱淑真出身名门望族,但她的婚姻却很不幸福。作为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她只能通过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朱淑真所写的词常常以凄清、柔媚的风格著称,情感真挚、情韵俱胜。这种风格恰恰体现了她内心的柔软与柔弱。她在词中表达了对父母、丈夫以及生活的思念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抗争。她的词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体现,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描绘和对民生疾苦的呼吁。
在她的词作中,既有《如梦令》这样优美浪漫的佳句,也有《赤壁怀古》中那种豪迈激昂的情感。由此可见,朱淑真不仅情感丰富,而且文学造诣深厚,成为当时词坛的杰出代表。
参考资料:唐圭璋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1333-1334页。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春日暖暖的阳光,像在抚摸着杨柳轻柔的枝条,在花园的小径上,涌动着浓浓的香气。可过了清明节天却阴了起来,云雾笼罩着红楼,好似是把它锁住,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午睡醒来,听到莺儿美妙的鸣叫声,却又唤起了我的春愁。这只莺儿却在哪里呢?是在绿杨影里,是在海棠亭畔,还是在红杏梢头?
注释:
1. 杨柳: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柔韧,常用来比喻女子柔软的身姿。
2. 清明节:每年的4月4日或4月5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用于祭扫和追思逝去的亲人。
3. 云雾:云气弥散形成的一层淡淡的雾气。
4. 红楼:古代贵族的住所,后指《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府。
5. 春愁:因思念而带有忧郁、伤感情绪的状态。
6. 绿杨:杨树的一种,叶子嫩绿色,形成一片片阴影。
7. 海棠亭:古代园林建筑中常见的亭子,多建于花园的角落或水边。
8. 红杏:杏树的一种,开花时鲜红色,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美貌。
译文及注释详情»
朱淑真简介: 朱淑真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朱淑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现存作品有《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