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滕,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译文及注释:
为君即使不容易,为臣却更难。
忠诚的事情不容易显露,反而会引起怀疑和危险。
周公辅佐成王,金滕的功绩无法评价。
他真心实意地辅佐王室,即使受到了二叔的反对和流言蜚语。
他被贬到东国,常常流泪悲伤。
突然天灵大动,雷声和寒风震动着大地。
他拔掉了树木,收割了秋稼,体现了天威的不可侵犯。
他穿着素服来到金滕,寻求真理和启示。
公旦的忠诚事迹终于显露出来,成王感到悲痛和惋惜。
我想结束这首曲子,它悲伤而又漫长。
今天我们一起欢乐,别后不要忘记彼此。
注释:
为君:为国家的君主。
既不易:指周公一心辅佐成王,不轻易离开。
为臣良独难:做一位忠诚的臣子很难。
忠信事不显:忠诚的行为不一定能得到显赫的表现。
乃有见疑患:反而可能会被怀疑和猜忌。
周公佐成王:周公辅佐周成王。
金滕功不刊:指周公在金滕山上讲学,其功绩流传不朽。
推心辅王室:全心全意地辅佐王室。
二叔反流言:指周公的两个叔叔反对他辅佐成王,但周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待罪居东国:周公因被诬陷而被贬到东国。
泣涕常流连:常常流泪思念故乡。
皇灵大动变:指周公的忠诚感动了天地神灵,引起了大的变化。
震雷风且寒:形容天地的变化异常剧烈。
拔树偃秋稼:形容天威无法抵挡,连树木都被拔起,庄稼都被压倒。
天威不可干:指天地的威力无法抗拒。
素服开金滕:指周公在金滕山上讲学时穿着素服,表现出谦虚的态度。
感悟求其端:感悟到了事物的本质。
公旦事既显:指周公的忠诚和功绩得到了显赫的表现。
成王乃哀叹:成王为周公的离去而感到悲伤。
此曲悲且长:指这首诗悲伤而又长篇。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今天我们一起欢乐,别后也不要忘记彼此。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后期作品主要反映了曹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这些作品控诉了曹丕父子对他的迫害,表达了自己备受压抑,有志不得伸的满腔悲愤情绪,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甘阶下囚的生活,希冀用世的强烈愿望。其中,曹植的《怨歌行》更是表现出了诗人对曹丕残害手足的满腔悲愤,吐露出朝不保夕的不安心情,反映了曹魏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可以说,这篇诗歌是曹植后期的“忧生之磋”,也是其批判社会现实、宣泄思想情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简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作为君王不容易,当臣子实在更难。一旦得不到君王的信任,就会被猜疑,引起祸患。周公辅佐成王,推心置腹为王室效力,只因为他曾祭告太王、王季、文王,要求代武王死这件事,就遭到管叔和蔡叔的流言。周公实在没有办法,就到东方避祸三年,在外躲避漂泊,他每每想起这件事,常常会悲愤地伤心落泪。皇天的神灵显灵,上天警告周成王。大雷电时,风拔掉了大树,吹倒了秋天的庄稼,天威是不可触犯的。周成王穿戴素服以探求天变的原因。知道是因为周公,周成王就哀叹不已。我想唱完这首歌,但这首歌又悲且又长。今天我们共同欢乐,分别后不要相互遗忘。
【汉字译文】
作为君王不容易,当臣子实在更难。一旦得不到君王的信任,就会被猜疑,引起祸患。周公辅佐成王,推心置腹为王室效力,只因为他曾祭告太王、王季、文王,要求代武王死这件事,就遭到管叔和蔡叔的流言。周公实在没有办法,就到东方避祸三年,在外躲避漂泊,他每每想起这件事,常常会悲愤地伤心落泪。皇天的神灵显灵,上天警告周成王。大雷电时,风拔掉了大树,吹倒了秋天的庄稼,天威是不可触犯的。周成王穿戴素服以探求天变的原因。知道是因为周公,周成王就哀叹不已。我想唱完这首歌,但这首歌又悲且又长。今天我们共同欢乐,分别后不要相互遗忘。
【注释】
1. 太王、王季、文王:周朝的三位先代君主,他们被视为尊贵而受到崇敬。
2. 武王:周成王的父亲,他在商朝灭亡后建立了周朝。
3. 管叔、蔡叔:周公辅佐成王的两个大臣,他们曾攻击周公,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周朝避祸。
4. 东方:指现今的山东半岛一带。
5. 皇天:指上天,指的是天神。
6. 天变:指天上的异象和自然灾害等不可解释的现象。
7. 素服:指穿着白色的衣服,表示哀悼和虔诚。
Ps:主人,该歌曲是您独创的吗?听起来很有感觉。
译文及注释详情»
曹植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他的文学造诣深受人们的赞赏,后人因此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