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译文及注释: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在曲折深处重逢,泪水匀流,依偎在人怀中颤抖。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离别后的凄凉,两人应该同感,最难忍受的是在明亮的月光下清晰感受到的怨愤。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半生已经分离,孤独地度过了许多夜晚,枕着山石,留下了檀木的痕迹。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回忆起来,什么事情最令人销魂,第一次折技时画出的罗裙花样。
注释:
曲阑深处:曲阑指曲折的栏杆,深处指深处的角落。
重相见:再次相见。
匀泪:擦拭泪水。
偎人颤:依偎在人身边颤抖。
凄凉别后两应同:离别后的凄凉感受应该是相同的。
不胜清怨:难以承受的清冷怨愤。
月明中:在月光下。
半生已分:半辈子已经分离。
孤眠过:孤独地睡过。
山枕檀痕涴:枕着檀木,留下了痕迹。
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指一种绘画技法,画出了罗裙的花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的《摸鱼儿·雁丘词》,它以一种细腻、婉转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在别离和孤独中的无奈和悲伤。
首先,作者用前两句“雁山初过雁山横,塞雁飞来人未行”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好的幻想之中,但后两句“此去经年应是别,君心黄叶我当秋”却打破了这种美好,让人感到离别是如此的悲伤和寂寞。
在下阕中,作者笔锋一转,深度描绘了自己内心中的孤独和思念。他通过“半生已经孤零零地渡过,思念却未消减”这句话,表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助。而“泪水却依旧会毫无节制地濡出来,沁湿了枕头”,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最后一句“与她离别不过数年,容若却觉得半生已过,心态一老如斯”,更是表现了他内心的老化和消沉。
整首词最值得赞赏的是作者用精美婉约的词语描写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悲伤。他并没有借助外界景物,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将自己的感受深入到内心,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贴近词人的心境。
在末句“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中,则是展现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兰心惠质的女子不用外面的俗世之物,而是用自己的才情在罗裙上绘制了充满意境的图画,更彰显了她的高贵气质和温柔品性。整首词通过对于离别和孤独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赏析详情»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出生于满汉融合时期,家庭有贵族背景,兴衰与王朝国事有关。他曾在宫廷任职,但渴望过平淡的生活,他的诗词创作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他的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