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译文及注释:
重阳独自饮酒,抱病起身登上江边的平台。
竹叶已经没有了它们与人的缘分,菊花从此不必再开放。
在异乡,太阳落山时黑猿哭泣,故国的白雁在霜前飞来。
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在何处?战争和衰老都在催促着我们。
注释: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独酌:独自饮酒。
抱病:身患疾病。
登江上台:登上江边的台阶。
竹叶于人既无分:指竹叶不分归属,任何人都可以欣赏。
菊花从此不须开:指作者已经到了晚年,不再需要追求名利,也不需要赏赐花酒。
殊方:异乡。
玄猿:黑猿。
旧国:故乡。
霜前白雁来:指秋天已经到来,白雁南飞。
弟妹萧条各何在:指作者的兄弟姐妹都已经散落在外,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
干戈衰谢两相催:指战争和岁月的流逝,使得人们的生命和事业都在逐渐衰退。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登高》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他在夔州重阳节登高时的心境与感受。此诗通过描写杜甫在客寓夔州九月九日登高的实际情况,突出了杜甫的浓烈生活情趣以及深刻思想感悟。
首联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在客中登高赏秋时的喜悦心情。诗人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表现出杜甫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态度。而其余三联则着重于抒发诗人内心深处的万千愁思。颔联讲述了由于疾病缠身,诗人无法享受传统的重阳节饮酒赏菊之乐,而对菊花类似于一种任性的表达,这一偏执的态度既流露出诗人对酒与菊花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在生活遭遇中的苦涩。颈联则展示了诗人在登上高峰后所看到的美景,然而由于情感的牵扯,诗人的心情却黯然凄凉。他听到了黑猿的哭声,似乎也在顶峰上宣泄着自己内心的悲伤。
总之,这首《登高》不仅展现了杜甫卓越的艺术造诣与高超的思想境界,还富含了人生哲理和感人至深的情感。因此,它被誉为杜甫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为后世赏析提供了无尽的情感交流和启示。
鉴赏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