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译文及注释:
阑珊:婉转悠扬的音乐声
玉佩:玉制的挂件
霓裳:彩云裳,古代女子的一种服饰
相对:面对面
绾红妆:系着红色的妆饰
藕丝:莲藕的纤维
凌波:在水面上行走
低头:垂下头
软语:轻声细语
商量:商议
情深:深厚的感情
心苦:痛苦的心情
脉脉:深情的眼神
背斜阳:背向夕阳
色香:颜色和香味
空尽:消失殆尽
转生香:又产生的香味
明月:明亮的月亮
小银塘:小池塘
桃根桃叶:桃树的根和叶子
相守:在一起
伴殷勤:陪伴着殷勤
双宿鸳鸯:形容夫妻恩爱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
漂残:漂浮残留
沈云:沉下的云彩
乍黑:突然变黑
同梦:共同的梦想
寄潇湘:寄托思念之情。潇湘指湖南一带。
注释:
阑珊:指夜晚已深,灯火渐灭的时候。
玉佩:古代女子佩戴在腰间的装饰品。
霓裳:古代女子的一种华丽的舞蹈服装。
绾红妆:系着红色的妆饰。
藕丝:莲藕的纤维,可以制成细软的线。
凌波:在水面上行走。
心苦:内心痛苦。
脉脉:形容眼神交流的样子。
背斜阳:指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暗。
色香:指外在的美好。
生香:指内在的美好。
小银塘:指小池塘。
桃根桃叶:指桃树的根和叶子,比喻夫妻之间的情感。
伴殷勤:相互关心照顾。
双宿鸳鸯:指一对鸳鸯,比喻夫妻恩爱。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可以食用。
漂残:漂浮在水面上。
沈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同梦寄潇湘:比喻思念之情。潇湘指湖南的潇湘地区,因为这里有许多文人墨客,所以也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象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纳兰性德、赏析、神话故事、历史传说
纳兰性德是中国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创作以古文辞和音韵之美见长。其中,他的诗歌常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元素,刻画出强烈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在纳兰性德的诗歌中,可以看到许多包含着神话故事的意境。比如他在《虞美人·听雨》中写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沉思眼前事, melancholy overflow。”这首词的背景是著名的“梧桐雨”,而虞美人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形象。通过这样的手法,纳兰性德使得自己的诗歌富有了神秘的东方色彩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也是纳兰性德诗歌中常见的元素。比如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他借用了管仲和鲍叔牙的交情来描写自己与友人的关系。这样的手法不仅可以展现出纳兰性德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体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和感悟。
总的来说,纳兰性德在诗歌创作中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元素,不仅具备了创作的艺术性和时代气息,更让诗歌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读者在欣赏纳兰性德的诗作时,可以从诗歌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美,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和情感的真挚体验与沉淀。
赏析详情»
注释:
这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浣溪沙·并蒂莲》,以下是根据文中提到的内容整理的注释:
1. 阑珊:指杂乱无序,歪斜不平。
2. 绾红妆:形容两个莲花盘旋缠绕在一起。
3. 凌波:原义为女子轻盈的步履,后来也用来形容美女。这里指并蒂莲。
4. 软语:形容温柔委婉的话语。
5. 菰米:又名“雕胡米”,是从菰(一种水生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米粉。古人认为是美食,但在饥荒时期也被作为主要食物之一。
6. 沈云:即“沉云”,指浓密的云层。
7. 潇湘:指湘江,因相传舜帝之二妃娥皇、女英死于此地而得名。这里借两妃之意代指并蒂莲。
注释详情»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出生于满汉融合时期,家庭有贵族背景,兴衰与王朝国事有关。他曾在宫廷任职,但渴望过平淡的生活,他的诗词创作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他的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