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幙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谩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译文及注释: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幙中。
金衣客在哪里,住在翠绿的帷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心中惊慌,仿佛梦醒;无法抚慰,只能听春风吹拂。
谩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徒劳地追逐梁上的燕子,不知道谁家的桐树上有巢。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白白浪费了翅膀,只能在雕笼里黯然神伤。
注释:
何处:在哪里
金衣客:指穿着金色衣服的客人,可能是指高官显贵或富商巨贾。
栖栖:安居、栖息。
翠幙:翠绿色的帷幕。
有心惊晓梦:心中有所牵挂,难以入眠。
无计啭春风:啭,唧唧叫。无法像春风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谩逐:徒劳地追逐。
梁间燕:指在梁上筑巢的燕子。
谁巢井上桐:指在井上生长的桐树上筑巢的鸟儿,可能是指鸟类的自由自在。
空将:只能。
云路翼:翅膀像云彩一样轻盈。
缄恨:深深地懊悔和遗憾。
雕笼:精美的鸟笼。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金丝笼》是明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作。这首词通过描述黄莺被关在金丝笼中而失去了快乐,引发出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悲愤。
性德身处相国府,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有过多的自我追求,这使得他无法真正追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他把自己比作黄莺,被金丝笼所包围,缺乏自由,无法自由地飞翔和歌唱。这种束缚感和不满情绪渐渐积累在他的心中,形成了他沉抑忧郁的性格。
但是,文字却是从来不会骗人的,性德只有在写词的时候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回到内心深处的自己。因此,他的词语哀怨、悲伤,却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他内心真实的写照。这也印证了歌德所说的“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只有拥有真实的内心生活,才能写出明白和雄伟的作品。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比喻黄莺被关在金丝笼中而失去快乐,表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失落和不满情绪。不过,即便是处于困境之中,性德也能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这也显示出他的积极进取心和执着精神。
赏析详情»
注释:
纳兰性德、莺、黄莺、金衣公子
纳兰性德是中国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笔下的黄莺指的是白眉长尾雀的一种,又称金衣公子。黄莺是一种常见的小鸟,主要生活在树丛中,也经常飞来飞去。黄莺的头顶、背部及翅膀上的羽毛呈浅褐色,羽毛的边缘呈黑色,整体看起来非常漂亮迷人。黄莺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常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出现。
注释详情»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出生于满汉融合时期,家庭有贵族背景,兴衰与王朝国事有关。他曾在宫廷任职,但渴望过平淡的生活,他的诗词创作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他的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