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冷冷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
译文及注释:
冷冷水向桥东去:清凉的水向东流去。
漠漠云归溪上住:朦胧的云归于溪水之上。
疏风淡月有来时:微风轻拂,淡淡的月光时有出现。
流水行云无觅处:流水和行云无处停留。
佳人独立相思苦:美丽的女子独自思念,痛苦不堪。
薄袖欺寒脩竹暮:轻薄的衣袖欺骗着寒冷,修竹在夜晚。
白头空负雪边春:白发人空悲叹错过了雪边的春天。
着意问春春不语:用心询问春天,春天却无言以对。
注释:
冷冷:形容水很冷。
漠漠:形容云很淡。
疏风淡月:形容风很轻,月亮很淡。
流水行云:形容水流和云彩飘动的样子。
相思:思念。
薄袖:轻薄的衣袖。
修竹:修剪整齐的竹子。
白头:形容年老。
雪边春:指雪融化后的春天。
着意:特意。
春不语:春天没有回答。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介绍的是一首题为“东山探梅”的词,作者佚名。全文主要描述了去杭州东山探梅的所见所感,并以探梅这一话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青春逝去的悲叹。
上片描写了探梅途中和到达目的地时所看到的景象,如“泠泠”流水、“漠漠”归云和“疏风淡月”等,通过烘托渲染环境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十分清新自然的意境。
下片则借用了杜甫诗篇中的幽独佳人比拟梅花,表达出探梅过程中的感受,既有抒发情感的作用,也为后面的慨叹做了铺垫。最后两句则用“往昔白白错过了雪中赏梅的大好机会,如今已进老境,失去的青春已经无法追回了”,慨叹了时间的流逝,青春的逝去,对于这些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在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
整篇词以探梅之行为线索,展现了其对作者内心情感的影响,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文学典故的借用,巧妙地将感性的情感融入其中,最终表达出一种悲壮的主旨。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河水叮咚流向桥东,行云悠闲飘聚在溪水上边。
河 (hé):河流
叮咚 (dīng dōng):形容流水声,叮当作响
桥 (qiáo):桥梁
东 (dōng):方向,指东方
行云 (xíng yún):移动的云彩
悠闲 (yōu xián):轻松自在
飘聚 (piāo jù):漂浮聚集
溪水 (xī shuǐ):小河流
上边 (shàng biān):上方
清风淡月往来有规律,流水行云却难寻踪迹。
清风 (qīng fēng):清爽的风
淡月 (dàn yuè):清淡的月光
往来 (wǎng lái):来去往复
规律 (guī lǜ):按照一定的规则
流水 (liú shuǐ):流动的水
行云 (xíng yún):移动的云彩
难寻踪迹 (nán xún zōng jì):难以追寻到其痕迹
美人独自伫立备受相思之苦,单薄衣衫浸透寒露,日日伴修竹,双眼欲穿盼郎归,常常等至天色暮。
美人 (měi rén):美丽的女子
独自 (dú zì):一个人
伫立 (zhù lì):站立
备受 (bèi shòu):完全遭受,承受
相思之苦 (xiāng sī zhī kǔ):思念所带来的痛苦
单薄 (dān bó):轻薄,瘦弱
衣衫 (yī shān):衣服
浸透 (jìn tòu):完全湿透
寒露 (hán lù):农历九月中气和露水
伴 (bàn):陪伴
修竹 (xiū zhú):一种常见的竹子
欲穿 (yù chuān):想要穿透
盼 (pàn):期望
郎 (láng):男子
归 (guī):回来
常常 (cháng cháng):经常
等至 (děng zhì):一直等到
天色暮 (tiān sè mù):天色渐渐暗下来
残雪身边春色青,我却白发头上生,执意问春我老否?春天默默不出声。
残雪 (cán xuě):尚未完全消融的雪
身边 (shēn biān):周围
春色 (chūn sè):春天的景色
青 (qīng):绿色
白发 (bái fà):白色的头发
头上 (tóu shàng):在头部上方
生 (shēng):长出来
执意 (zhí yì):坚持主张
老 (lǎo):年老
默默 (mò mò):静静地,没有说话或回答
不出声 (bù chū shēng):没有声音,不发一言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镇简介: 宋朝诗人,作者信息正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