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拼音译文赏析

  • lán
    huā
    màn
    ·
    sòng
    wēng
    fēng
    yóu
    jiāng
    líng
  • [
    sòng
    ]
    wén
    yīng
  • sòng
    qiū
    yún
    wàn
    suàn
    shū
    juàn
    zǒng
    xīn
    tàn
    zhuàn
    yáng
    cháng
    rén
    yíng
    yàn
    leǐ
    shuāng
    mǎn
    péng
    zān
    chóu
    qīn
    chén
    mǎn
    xiù
    biàn
    便
    fēng
    hóu
    xiàn
    hàn
    huái
    yīn
    zuì
    chú
    kuài
    rěn
    jiào
    lǎo
    sōng
    shēn
  • yīn
    yòu
    tīng
    西
    fēng
    jīn
    jǐng
    shù
    dòng
    qiū
    yín
    xiàng
    jiāng
    duàn
    hóng
    鸿
    feī
    miǎo
    miǎo
    tiān
    shěn
    shěn
    zhān
    jīn
    xián
    wèn
    yáng
    qióng
    wǎng
    shì
    dào
    hán
    zhēn
    zhēng
    shān
    suì
    wǎn
    jìng
    meí
    xiāng
    tóng
    zhēn

原文: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
离音。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沾襟。四弦夜语,问杨琼、往事到寒砧。争似湖山岁晚,静梅香底同斟。


相关标签:送别

译文及注释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

送走秋云万里,算得舒卷,总有何心。叹路转弯曲,人在筑城修筑,霜满蓬簪。愁绪缠绵。庾尘满袖,便可封侯,不羡汉淮阴。一醉莼丝脍玉,不忍让菊花老去,松林深处共享美酒。

离音。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沾襟。四弦夜语,问杨琼、往事到寒砧。争似湖山岁晚,静梅香底同斟。

听离别的音乐,又听到西风吹动金井树,唱起秋天的歌。向暮色中的江水凝望,看不见鸿鸟飞翔,天色渐渐暗沉。沾湿了衣襟。四弦琴在夜晚低语,问杨琼,往事是否已经随着寒砧敲响而远去。何不像湖山那样岁月静好,一起品尝梅花的香气。
注释:
送秋云万里:送别秋云,它飘荡万里之遥。

算舒卷、总何心:算是舒展开来,卷起来也无所谓,总归是无心的。

叹路转羊肠:感叹道路曲折蜿蜒,像羊肠一样。

人营燕垒:人们在筑城修建堡垒。

霜满蓬簪:草上的霜已经覆盖了蓬草的花簪。

愁侵。庾尘满袖:忧愁袭来,庾公的衣袖沾满了尘土。

便封侯、那羡汉淮阴:庾公不在意被封为侯爵,不像当年的汉淮阴王那样羡慕。

一醉莼丝脍玉:喝醉了,吃着莼菜和丝瓜,吃着像玉一样的美食。

忍教菊老松深:不舍得让菊花和松树老去。

离音。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听着离别的音乐,又听到西风吹动着金井树,发出秋天的声音。

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看着夕阳下的江水,视线逐渐模糊,天色也变得昏暗。

沾襟。四弦夜语,问杨琼、往事到寒砧:泪水沾湿了衣襟。四弦琴在夜晚低语,问杨琼,回忆起往事,像是在听到寒蝉的声音。

争似湖山岁晚,静梅香底同斟:何必像湖山一样,等到岁月已经晚了,才一起品尝静梅的芬芳呢?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吴文英的《木兰花慢》是一首唐代教坊曲,由佚名所作。它是从双调《木兰花》演变而来,收录于《乐章集》的“南吕调”中。这首词共一百零一字,前片十句五平韵,后片十句七平韵,为定格。本词描述了翁五峰赴江陵前线的艰辛旅途,表现出作者深刻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描写。 首句“秋色连波,波上寄人。”以“秋色”为主题,为整首词奠定基调。接着“送秋”两句详细描述了离别场景,通过对天象的描绘,表现出不舍之情。而“叹路转”三句则设想了五峰旅途劳累的情景,通过对小路和简陋营垒的描绘,展现出战争环境下的压抑和艰苦。最后“愁侵”三句则展现了五峰前往江陵参加军事任务的心境,用“庾尘”形象地描绘出其身为军人的艰苦生活。 整首词通过对人物形象、情感描写和环境描绘的综合运用,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的思考和抒发。同时,本词也传递了一种关于军旅生活的理解和认知,让读者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人性关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鉴赏详情»


注释
吴文英、整理、补充注释、作者 根据我搜索到的互联网知识,以下是对吴文英词作《丑奴儿慢》的补充注释。 [[1](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460814)],这意味着词作《丑奴儿慢》的作者不为人知,姓名已经不可考。 卷:一本作“卷舒” [[1](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460814)],指词作所收录的文集或书籍卷数,可能与不同版本或流派的传承有关。 断:一本作“短” [[1](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460814)],指词作所选句子较为简短,可能和古代词作的“精髓在于短小精悍”这一特点有关。 注:以上的解释参考了互联网知识[[1](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460814)]中对吴文英词作的介绍,仅供参考。 注释详情»


吴文英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是宁波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大约生活于1200年至1260年之间。他原出自翁姓,后出嗣吴氏。他与贾似道是友善的朋友。他的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共有四卷本和一卷本,共计三百四十余首。他的词作至今仍有争论,有人认为其作品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人认为其作品不具有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