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远。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译文及注释:
山峰苍翠,夜晚寒冷,忧愁沁入浅眉歌声中。路旁泥泞,轻柔酥软,灯火照亮深院。夜幕降临,笙歌渐温暖,彩旗翻飞,男子跳舞。尽情游玩,素袜沾满尘土,行裙溅上红色。
银烛笼罩,翠屏不照残梅的哀怨。洗净妆容,清秀的面容湿润着春风,宜带着泪痕欣赏。楚国的梦境仍在心中,素娥忧愁,天色深沉,距离遥远。清晨,窗前移枕,酒意醉人,香气残留,春阴帘卷。
注释:
碧澹山姿:形容山色清幽、美丽。
暮寒愁沁歌眉浅:暮色寒冷,使人感到忧愁,歌声深沉,眉毛轻浅。
障泥南陌润轻酥:南陌上的泥土被雨水润湿,感觉轻酥。
灯火深深院:院子里的灯火很深,形容夜晚的宁静。
入夜笙歌渐暖:夜晚笙歌声渐渐变得温暖。
彩旗翻、宜男舞遍:形容热闹非凡,男子们载歌载舞。
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形容自由自在地游玩,素袜沾上了尘土,行裙上溅起了红色的泥水。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银烛笼罩在纱帐里,翠屏不照映残梅,形容寂静的夜晚。
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洗过妆容,清秀的面容湿润着春风,宜带着泪痕看。
楚梦留情未散:形容楚国的梦境还在心中挥之不去。
素娥愁、天深信远:形容素娥的忧愁,天深远信。
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形容清晨,窗户打开,枕头移动,酒醉香气残留,春天的阴影在帘子上卷起。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烛影摇红》是一首由王都尉所作的小令,共五十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这首小令被徽宗看中,遂令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损其词,以句首为名,谓之《烛影摇红》。这首词主要描述了元夕夜的景象和人们所做的事情。
在雨夜中,碧淡的山峦隐约可见,雨帘空蒙,使得弱女子的黛眉更加显得楚楚可怜。障泥的游人骑马归来,马鞯上沾满了软绵绵的泥团,入夜余兴未尽,在家中继续笙歌燕舞,翻动彩旗,跳起祈祷多子多福的《宜男》舞。妇女们则在踏青中恣意游玩,享受着自由,连白袜上罩沾了尘土,行裙上被花汁溅红也毫不在意。
整首词描绘出一个繁华而又充满着田园风情的元夕夜景象,其间妇女踏青,男女笙歌,无论是在田野还是在家中,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尤其是妇女们抛开束缚,在踏青中恣意游玩,使人感受到一股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量。在这个繁华而美好的时刻中,作者却用“烛影摇红”的词语表达出自己对逝去友谊的怀念之情,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珍惜。
赏析详情»
注释:
吴文英、整理、补充注释、作者
吴文英,我找不到与此内容相关的来源链接。但根据内容,需要补充注释说明:这是一首古诗中关于歌谣版本差异的注解,针对歌谣中某些字词的不同拼写进行了整理和补充解释。其中“”表示这首歌谣的作者不为人知;“①歌:一本作‘欹’。”表示某本书中记载此歌谣时,有些字词使用了“欹”代替“一本”的表述;“②清:一本作‘素’。”则表示另外一本书中,对应的字词为“素”而非“一本”;“③深:一本作‘长’。”则是指第三本书记载时,使用了“长”而非“深”的字词。这样的注释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首歌谣,同时也方便后人的研究和整理。[[1]()] [[3]()]
注释详情»
吴文英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是宁波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大约生活于1200年至1260年之间。他原出自翁姓,后出嗣吴氏。他与贾似道是友善的朋友。他的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共有四卷本和一卷本,共计三百四十余首。他的词作至今仍有争论,有人认为其作品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人认为其作品不具有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