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又说巨鼇吞饵,牵翻员峤方壶。
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指着珊瑚。
译文及注释:
海边戴蓑衣戴笠的老人,驼背弯曲,像鹤一样瘦弱。定然不是普通人,古代的贤哲,常常隐居在渔村。他可以和公子、龙伯氏一起,思考如何在大海上钓鱼;也可以讲述巨鼇吞食的故事,引起员峤方壶的翻滚。磻溪老子有着雪白的眉毛和胡须,肘后挂着一本丹书。他曾被西伯带回家,住在营丘的茅屋里,放牧着野外的檀木车。如今世间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事情了,问苔矶上的痴人坐在那里等待着谁呢?只怕先生已经渴得睡着了,钓竿指向着珊瑚。
注释:
海滨蓑笠叟:指在海边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人。
驼背曲,鹤形臞:形容老人的身体特征,驼背弯曲,像鹤一样瘦削。
古来贤哲,多隐于渔:指古代有很多贤人哲士都喜欢隐居在渔村。
任公子,龙伯氏:指古代的贵族和名士。
思量来岛大上钩鱼:指老人在海边垂钓。
巨鼇吞饵,牵翻员峤方壶:指传说中的大海怪物巨鼇吞食鱼饵,牵动了员峤山,使方壶山倾覆。
磻溪老子雪眉须:指在磻溪居住的老人,有着雪白的眉毛和胡须。
肘后有丹书:指老人背后挎着一本红色的书。
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指老人曾经被西伯封为卿士,但他却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营丘,过着简朴的生活,以茅土为房,以檀木车为交通工具。
问苔矶痴坐待谁欤?:指老人独自坐在苔矶上,等待着谁的到来。
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指着珊瑚:指老人可能已经渴睡而去,钓竿还指向海边的珊瑚。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渔父》是一首非常著名、有代表性的词作,古往今来,有很多篇以“渔父”为主题的词作,但其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则是唐人张志和的《渔父》与柳宗元的《江雪》。
这首词以“海滨蓑笠叟”五字开头,点出了地点和人物。接着,作者通过“驼背曲,鹤形臞”二句对“渔父”的形象进行了具体刻画,将他描绘成一个瘦骨嶙峋的老汉,颇有调侃的意味。然而,在“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的赞美之中,又展现了渔父背后的高尚品质。
随后,作者提到了任公子和龙伯氏,表现出了“渔父”在历史传说中的重要地位。据传,任公子特制了一竿大钓长绳,以五十头牛为饵,钓得大鱼,将其晒干切片,让广大地区居民都能够吃到鱼肉;龙伯氏也是古代神话中的著名渔父。
整首词作通过对“渔父”这一形象的描述,展现出了作者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世界的感悟。渔父既有孤傲冷峻的一面,也有平和闲适的一面,体现了作者的自我形象和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同时,通过描绘渔父历史传说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重视与敬仰。
总之,《渔父》这首词作在语言上精练简洁、意境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赏析详情»
刘克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他是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他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如“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推动了词艺术的发展。他的著作有《刘克庄集》、《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