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译文及注释:
日月像磨盘,万事都是虚浮。你看屋檐外面的江水,滚滚向东流。风雨中的瓢泉,夜半的花草,雪中的楼阁,春天到来了。我已经老了,穿着菟裘。岁末问候你是否安好,回家时带上一千个橘子。梦中连续不断,歌声和琴弦,登高楼。喝着黄鸡白酒,你去村庄社交一番秋天。长剑斜倚着天空,谁来问我,夷甫和其他人都会嘲笑,但在西北有一个神奇的国度。这件事你自己了解,它将流传千古,就像一艘小船。
注释:
日月如磨蚁:日月不停地运行,像蚂蚁在磨石上爬行,形容时间的流逝。
万事且浮休:万事皆为虚幻,不必过于执着。
檐外江水:屋檐外的江水,指外面的世界。
滚滚自东流:江水滚滚向东流去,形容时间的不可逆转。
风雨瓢泉夜半:形容夜晚的风雨声和泉水声。
花草雪楼春到:形容春天的景象,花草繁盛,雪融化,楼房重现。
老子已菟裘:指作者已经年老,穿着菟裘(一种毛皮衣服)。
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岁末问候是否安好,回家计算橘子的数量。
梦连环:形容梦境连绵不断。
歌弹铗:指唱歌弹琴。
赋登楼:写下登楼的感受。
黄鸡白酒:黄鸡和白酒是古代的美食。
君去村社一番秋:指作者建议读者去乡村社区体验秋天的美景。
长剑倚天谁问:形容长剑横卧在天空,无人问津。
夷甫诸人堪笑:指夷甫等人可能会嘲笑这种想象。
西北有神州:指西北地区有神奇的国度。
千古一扁舟:形容人生短暂,如同一只扁舟,千古不变。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是关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作,描写了作者离开故土和退隐山林的心态。
首先,这首词是作者为杨民瞻送行时所作,而杨民瞻是辛弃疾的好友。首句是“日月催人老,岁序更迭忙”,反映了人生短暂和时间不可挽回的主题。接着,作者用“磨蚁”一词将时光比喻成在磨盘上昼夜不停转动的蚂蚁,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感觉,给人一种无聊重复之感。此外,“浮休”二字也表现了庄子的哲学,以平淡的概括万事万物,凸显出超然的主题。而“君看”一句则通过江水东流的形象来表达时光的流逝和自身的无法挽回,强调了人生短暂的主题。
上阕最末两句继续前句风格,连用两个典故,平静地表达出了自己辞官归隐的心迹,“风雨夜半花草春,岁晚无恙橘千头”,全然平淡、超脱,而又心有不甘,惨淡哀愁,潦倒自嘲。整体来看,上阕笼在一层超然之气,但真正的内心却充满了牢骚和不满。弃绝尘世,虽然给人一种游离尘世之外的感觉,但却带着一种无根的漂泊和浮动的失重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既凸显了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主题,又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和退隐山林的心态。在平静的表述中,却又透露着自己内心的牢骚和惨淡哀愁,展现出复杂的心境和深刻的情感。
鉴赏详情»
注释:
这篇文章是对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进行了注释。
1. 作者的生平事迹不详,这首词据说是约在1189或1190年间写的,当时他居住在湖南的带湖。这首词是送别朋友的作品,上片表达了作者的壮志难酬之慨和无奈退隐的心态,下片则同情友人的脱离故土和希望他能有所作为。
2. “日月”两句是指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更迭,比喻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描绘了日月运作如磨盘和蚂蚁旋转的情景,以及生与灭之间的关系。
3. “君看”两句通过江水东流的形象来表现时光的流逝和自身的无法挽回,强调了人生短暂的主题。
4. 瓢泉是江西铅山的一个地方,在那里稼轩建造了小屋以便欣赏美景和休息。雪楼是他在带湖居所的楼名。菟裘是春秋时期的鲁地名,在山东泰安东南,后来被用来指隐退之所。
5. “岁晚”指人生晚年,问无恙则是一种朋友间的问候,表达情感和心意。
6. “梦连环”三句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通过多层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