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拼音译文赏析

  • huàn
    shā
    ·
    quán
    dào
    zhōng
    mǐn
    xiàn
    bié
    zhū
    jūn
  • [
    sòng
    ]
    xīn
  • tīng
    chūn
    shān
    shēng
    shēng
    shì
    sòng
    xíng
    shī
    cháo
    lái
    bái
    niǎo
    beì
    rén
    feī
  • duì
    zhèng
    zhēn
    yán
    shí
    chèn
    táo
    yuán
    liàng
    huā
    ér
    jīn
    kān
    sòng
    beǐ
    shān

原文: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相关标签:春天写景

译文及注释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仔细聆听春山上杜鹃的啼叫声,每一声都像是一首送别的诗歌。早晨,白鸟背着人飞翔。
郑子真躺在岩石上,趁着陶元亮的菊花盛开时光。如今,这首诗已经可以在北山上吟诵。

注释:
细听:仔细听。
春山:春天的山。
杜宇:杜鹃鸟,又称“啼鸟”。
送行诗:送别的诗。
朝来:早晨来。
白鸟:白鹭。
背人飞:背着人飞。
郑子真:唐代诗人郑谷的字。
岩石卧:躺在石头上。
趁:趁着,利用。
陶元亮:唐代诗人。
菊花期:菊花开放的季节。
而今:现在。
堪诵:值得背诵。
北山移:指北山移居,即离开原居地。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作者是佚名,创作于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的春天,而这时的辛弃疾已经在上饶带湖隐居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间,他曾多次请求归朝未果,心中充满了对前途的迷茫和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绍熙二年,辛弃疾被南宋当局任命为福建提点刑狱,这是十年来他重新回到官场。然而,由于他在任期内严厉打击官员贪污腐败的行动,引起了同僚及上级大臣的反感,最终被撤职。正是在此时,他写下了这首以春山杜宇鸟为景,借白鸟背人飞表达自己处境的词。 这首词语句简洁,情感深沉,既有对辛弃疾自身的无奈和激愤,也有对归乡思念的呼唤。通过杜鹃鸟的啼声和白鸟的背飞,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以及政治局势的看法。在这样一个政治压力重重的时期,辛弃疾的词作不仅是心灵上的宣泄,也成为了后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佚名,文章分为两部分,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文章开头引用了辛弃疾的一首词“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表达了作者对辛弃疾重新出任的思考和关注。 文章上片描写了作者在春山间行走时听到杜鹃鸟长啼的情景,并运用了“送行”这个词,暗示了作者对辛弃疾归来的期盼和嘱咐。而末句则突然转折,借白鸟背飞来表达自己的矛盾情感。 作者精心构思,借用自己旧典和《列子》典故,寓意深远。前者表示作者曾发誓与盟鸟结盟,永不背叛,现在自己却被食言;后者表明当人有机心之后,白鸥自会识破而远飞避害,而白鸟背飞则暗示白鸟不满于作者的机心。这样的表达方式曲折、深隐,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思考。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辛弃疾复出的思考和期盼,同时也借此反思自己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准则。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听到春山杜鹃一声声啼叫,既是为我送行,又是盼我早日归来。早上飞来的白鸟似乎是在责怪我违背誓言与其分离。我当初想效仿郑子真,陶渊明终老田园,对着岩石坐卧,学陶元亮赏菊。现在我出仕做官,恐怕要被人用《北山移文》来耻笑了。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简介
宋朝 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