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译文及注释: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注释:
当年得意如芳草:当年指过去的时光,得意如芳草表示当时自己非常自信和骄傲。
日日春风好:日日表示每天,春风好表示春天的气候宜人。
拔山力尽忽悲歌:拔山是比喻做事非常努力,力尽则表示已经尽力了,忽悲歌表示突然感到悲伤。
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饮罢指喝完酒,虞兮是指虞美人,从此表示从那时起,奈君何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人间不识精诚苦:人间指人世间,不识表示不了解,精诚苦表示真诚和辛苦。
贪看青青舞:贪看表示过于迷恋,青青舞指青春的舞蹈。
蓦然敛袂却亭亭:蓦然表示突然,敛袂是指收起衣袖,亭亭表示娇美。
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怕是表示恐怕,曲中指歌曲中,犹带表示还残留着,楚歌声指楚国的歌声。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辛弃疾的鉴赏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芳草到虞美人草的转换,通过对霸王项羽和虞姬的故事来写咏物词。此篇词的上片以项羽为主题,通过对比手法来写描述项羽的兴盛和没落。首句“春风得意洋洋间”,形象地表现了项羽在全国反抗暴秦的浪潮中乘机起事,犹如芳草应运而生,枝繁叶茂。在“拔山”一句中,作者借用项羽的悲歌,画面感强烈,既表现了其由强变弱,由盛转衰的过程,又化用项羽的命运寓意,巧妙地引出了结尾二句的情感。最后的“饮罢”二句描写项羽别姬离去,写出了虞姬为知己饮恨的悲凉情怀。
下片咏虞美人草,以虞姬和虞美人草为主导,以此来引出虞姬的情感。在“人间”二句中,作者将虞美人草与虞姬精诚相连,写出了虞美人草在听到虞美人曲时,顿时拍而舞的场面。虽然世人不能理解虞美人的精诚,只是“贪看青青舞”,但这并不能掩盖虞美人向项羽奉献的真爱。最后一句“暮然”写出虞美人草停止舞动,借用“敛袂”一词,将虞美人草与美人的形象联系起来,让整个场面更生动有趣。同时,“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也表现了虞姬的怀旧情绪,进一步刻画了其对爱情的执着和无悔。总体来说,辛弃疾凭借流畅自然的词意,独特的构思手法和丰富的意象,将物象与人物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鉴赏详情»
注释:
辛弃疾、佚名、拔山、青青
1.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E%9B%E6%A3%84%E7%96%BE)]:“佚名”指作者未知。
2. [[2](https://zhuanlan.zhihu.com/p/28291130)]:“拔山”比喻力量巨大,形容人物的雄伟气势。
3.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E%9B%E6%A3%84%E7%96%BE)]:“青青”形容虞姬头发黑且美。(补充:此处的虞姬并非虞美人)
4.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E%9B%E6%A3%84%E7%96%BE)]:“敛袂”指整理衣袖,此言罢舞。表示舞蹈结束后整理衣袖的动作。
5.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E%9B%E6%A3%84%E7%96%BE)]:“亭亭”形容状形体挺拔。此处形容人物身材挺拔。
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