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拼音译文赏析

  • dìng
    fēng
    ·
    shàng
    sòng
    fàn
    kuò
    zhī
    yóu
    jiàn
    kāng
  • [
    sòng
    ]
    xīn
  • tīng
    zūn
    qián
    zuì
    hòu
    rén
    shēng
    wáng
    nài
    bié
    dàn
    shǐ
    使
    qíng
    qīn
    qiān
    jìn
    xìn
    qíng
    duì
    miàn
    shì
    shān
  • shí
    tóu
    chéng
    xià
    shuǐ
    shì
    ér
    jīn
    hún
    fēng
    jiè
    shǐ
    使
    weì
    ōu
    niǎo
    guàn
    xiāng
    bàn
    yìng
    xué
    lǎo
    suō

原文: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亡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惯。相伴。也应学得老渔蓑。



译文及注释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何奈别离多。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惯,相伴,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释:
听我尊前醉后歌:在喝醉后,在尊贵的人面前唱歌。

人生亡奈别离何:人生中最难以避免的是离别。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只要感情亲密,即使相隔千里也会感觉亲近,这是需要相信的。

无情对面是山河:面对无情的现实,只有山和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寄语住在石头城下的水,意为寄语身处困境的人。

居士:指出家人士。

而今浑不怕风波:现在已经不怕风浪。

借使未如鸥鸟惯,相伴,也应学得老渔蓑:即使没有像鸥鸟一样习惯飞翔,也应该像老渔夫一样学会应对困境。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这段文字是对辛弃疾的一首词《青玉案·元夕》进行了相关解释和补充。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1. 作者与作品背景:词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时稼轩仍闲居带湖。 2. 对范廓之的注释:范廓之即范开,见前《满江红》(“笑拍洪崖”)注①。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游建康”,当是预拟之行。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 3. 对“但使”三句的解释:语意尤为拓展,既情深意厚,又胸次开阔。 4. 对“听我”两句和“寄语”三句的解释:谓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尊同樽,酒杯。寄语建康山水,我已再无风波之虞。 5. 对“借使”和“经惯”的注释:借使即使。经惯意指经历一段自我修养,已经习惯于隐居生活。 6. 对“渔蓑”一词的解释:指渔夫的蓑衣。 注释详情»


辛弃疾简介
宋朝 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