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译文及注释:
九片田地芳菲盛开,兰花佩饰格外美妙。空谷无人,我自怨恨蛾眉太过巧妙。宝瑟琴声清冽,千古传颂不衰。红丝弦断,知音难觅。岁月匆匆,我自觉老去。水满汀洲,哪里还能找到芳草。唤起湘江畔的歌声,却未唱完。石龙舞罢,松林中的清风吹拂,天色渐渐明亮。
注释:
九畹:指九块田地,畹为古代计量土地的单位。
芳菲:指花草香气浓郁的景象。
兰佩:指用兰花制成的香囊。
空谷无人:形容景象清幽幽静。
自怨蛾眉巧:自我抱怨自己的眉毛太过精致。
宝瑟:指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泠泠:形容琴声清脆悦耳。
朱丝弦断知音少:指琴声悠扬动人,但能够欣赏的人却很少。
冉冉年华:形容时光缓慢流逝。
水满汀洲:指水面上的草木已经长得很茂盛。
湘累歌:指《离骚》中的一首歌曲。
石龙舞罢松风晓:指石龙舞结束后,清晨的松风吹拂着。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本文将为您对一篇关于佚名稼轩词的赏析进行阐述。作品以描写了作者处境与感慨情怀为中心,采用比兴的手法表达出满腹的悲愤,既有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气魄,又有屈赋神髓的优美词章,可以说是深得屈赋神髓的佳作。
此词成于作者隐居信州(上饶)带湖别墅前期。生活上的孤独感和政治上的失意感促使他经常离开带湖去上饶的群山之中寻幽探胜,以开释愁怀,转移精力。上阕写出了自己多年来受打击、受压抑和缺少政治知音的处境。作者连用兰佩芳菲、蛾眉空好、宝瑟弦断这三个极富象征意义的词,来表明自己虽有高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遭受南宋朝廷当权的主和派的嫉妒和排挤,长期投闲置散,无用武之地,而且知音寥寥,无人理。
描写方面,作者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在词中以香草美人自喻,曲折有致地表达出了满腹的悲愤。上阕以“兰佩芳菲,蛾眉空好”来形容自己高贵的品性和优秀的才华,却长期被当权者排挤;下阕则以“羞听镜前歌舞,浿带香尘已泫然”来表达自己对于江山不利局面的担忧与感慨。由此,全词以香草美人自喻,生动形象地传递了作者内心的困惑与孤独,展现了他的坚韧执着和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佚名稼轩词”这篇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爱国精神和感慨情怀,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的恶劣环境和文化的晦暗状态。透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而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坚持信念的决心和勇气。
赏析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