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译文及注释:
春天的雨细小如尘,楼外的柳树丝条变黄湿。风轻轻地吹动着绣帘,斜斜地飘向远方,透过窗纱,感受到寒意和碧色。
美丽的女子懒洋洋地剪着上元节的灯笼,弹奏着瑶琴,泪水滑落在琴弦上。她却要前往紫姑庙烧香,询问辽东的消息。
注释:
春雨:春天的雨水。
细如尘:雨水非常细小,像尘土一样。
楼外柳丝黄湿:楼外的柳树枝条湿漉漉的,呈现出黄色。
风约:微风吹拂。
绣帘:绣着花纹的窗帘。
斜去:斜向一侧。
透窗纱:透过窗户上的纱帘。
寒碧:寒冷的蓝色。
美人:指女子。
慵翦:懒得剪。
上元灯:指元宵节的灯笼。
弹泪:弹奏琴时流泪。
倚瑶瑟:倚着瑶琴。
紫姑香火:指紫姑庙的香火。
问辽东消息:询问辽东地区的消息。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细腻而具有仪式感。女主人公“美人慵剪上元灯”,这里的“慵”指的是惬意、闲适的状态,表现出女子在这样一种寒冷的环境中有一份自由自在的心态。同时,“上元灯”的出现,也为整个词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息。接着,“弹泪倚瑶瑟”,表达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和孤独的心境,似乎看到了身处居所的无聊和寂寞。
下片又回归“春雨蒙蒙”的自然景象。但是,这里的“蒙蒙”却不再是扑朔迷离的,而是带有一份温馨的情感,两句“相思几番新雨,方知今夕是元宵”,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思和惆怅。这里描写的是怀念远方的恋人,远隔重洋,想必已经分别多时了。春雨不断,反复折磨,对话筒中那颤抖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元宵佳节前夜,月明星稀,本应该是团圆的时刻,却让作者在异乡孤独地度过,因此更加格外感伤。最后一句“又送玉人归去,清波无浪漫漫愁来”,深刻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眷恋和离别之苦。清波无浪,寓意平静温和,但词人内心却充满着愁绪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小词自然、婉约,抒发了作者的爱情感受和思乡之情,以春雨和元宵为背景,将自然景物与情感交织融合,达到了景中有情的效果,并且通篇清新流畅,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情感,令人陶醉。同时,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出发,通过她优美的动作和感性的内心描写,向读者揭示出那个时代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独特韵味。这首小词虽然作者不详,但是它却带有浓烈的宋代文化色彩,成为了宋代爱情词中的一颗珍珠。
赏析详情»
朱敦儒简介: 。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任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被誉为“词俊”,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