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
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译文及注释:
坠雨已辞云,落下的雨已经离开了云端,
流水难归浦。流水难以回到故乡的港口。
遗恨几时休,怀恨之情何时才能消除,
心抵秋莲苦。心中的痛苦像秋天的荷花一样苦涩。
忍泪不能歌,含泪而不能歌唱,
试托哀弦语。只能借助悲哀的琴声来表达心情。
弦语愿相逢,希望琴声能与心灵相遇,
知有相逢否。不知道这种相遇是否会实现。
注释:
坠雨:落下的雨,指雨季结束。
辞云:离开云层。
流水:指江河湖海的水流。
难归浦:难以回到原来的港口。
遗恨:留下的怨恨。
几时休:何时才能停止。
心抵秋莲苦:心情像秋天的荷花一样苦涩。
忍泪:忍住眼泪。
试托:试着寄托。
哀弦:悲伤的琴声。
愿相逢:希望相遇。
知有相逢否:不知道是否能够相遇。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词谱写了女子的离别相思之苦,以及为排除此苦所作出的尝试和努力。全文中的比兴手法体现出作者的词学造诣,使词中所传达的思想更加深刻。
在开头两句中,作者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形象生动地描写坠落的雨点和流出去的江河,将“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简单的道理传达给读者。其中,奔向大海的江河比喻离别的人一去不复返,而这一道理也非常明白易懂。
接下来,作者将离别之苦称作“遗恨”,可见其对离别之久远之所感同身受。甚至还以秋莲比喻其苦,这与作者的心境不谋而合,写得十分细致入微。
下片则写到了为排除相思之苦所作的尝试和努力,由于歌唱无法抒发,作者只能退而求其次,诉诸丝弦。“试托哀弦语”,表达了作者的苦恋之情,同时也得到了丝弦的回应,弦语中蕴含着愿意和作者相逢的美意。虽然作者明知这只不过是宽慰之意,但她依旧不肯放弃这一丝微弱而渺茫的希望,最后留下疑问“知有相逢否”,让读者对于未来的结局产生思考,也表现了作者难舍难分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在描写离别相思之苦时,通过比兴手法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出了作者深沉的内心感受。对于读者来说,更是能够引发共鸣,让人深入地思考人生道路上的分别和相逢。
鉴赏详情»
注释:
晏几道、佚名、秋莲苦、秋莲结子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整理补充注释如下: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5%90%8D%E6%B0%8F)]
"佚名"指的是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多用于古代文学、音乐等作品中,以代表作者没有公开自己的姓名或身份信息。在这段描述中,未知作者通过写作表达出对秋莲苦的感受。
[[2](https://so.gushiwen.cn/mingju/juv_32c2c0c724b9.aspx)]
"秋莲苦"是一种植物学上的表述,指的是莲子的心苦,在秋季采摘的莲子,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内部果肉会变硬变酸,口感会变得苦涩。在这段描述中,作者使用"秋莲苦"表达出自己的伤感情绪。
“试托”句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将内心感受通过某种方法或物品(如乐器)转化为外在的表达形式。在这段描述中,作者使用"试托"句表明自己把哀伤之情寄托于乐器弹奏之中。
注释详情»
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是北宋词人晏殊的弟弟。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