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拼音译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kǎn
    chóu
    yān
    lán
    lòu
  • [
    sòng
    ]
    yàn
    shū
  • kǎn
    chóu
    yān
    lán
    lòu
    luó
    qīng
    hán
    yàn
    shuāng
    feī
    míng
    yuè
    ān
    hèn
    xié
    guāng
    dào
    xiǎo
    chuān
    穿
    zhū
    (
    shuāng
    feī
    zuò
    shuāng
    lái
    )
  • zuó
    西
    fēng
    diāo
    shù
    shàng
    gāo
    lóu
    wàng
    jìn
    tiān
    cǎi
    jiān
    jiān
    chǐ
    shān
    cháng
    shuǐ
    kuò
    zhī
    chù

原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一作:双来去)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关标签:思念闺怨宋词三百首婉约写景

译文及注释
槛边的菊花因忧愁而散发着烟雾,兰花因悲泣而滴下露珠。罗帷轻轻飘动,寒意袭来,燕子双飞离去。明月虽然不知道离别的痛苦,但斜照的光线已经穿过红漆的门户,照到了天明。昨夜西风吹落了碧树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着尽头不见的路。想要写下彩色的信笺和素净的书信,但山高水远,不知道寄往何处。
注释:
槛菊:指种在栏杆上的菊花。
愁烟:忧愁的烟雾。
兰泣露:兰花上的露水像泪水一样滴落。
罗幕:轻薄的帷幕。
轻寒:微凉的气息。
燕子双飞去:燕子成双飞行,象征着离别。
明月不谙离恨苦:明月虽然明亮,但不知道离别的痛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斜阳的光线照进红色的窗户,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
彩笺:彩色的纸笺。
尺素:白色的纸张。
山长水阔:山势高大,水面宽广。
知何处:不知道去向何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昨夜西风凋碧树》这首词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晏殊所写,被誉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中运用了移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写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突出了主题——离恨。 上片描写秋日的早晨,庭园里菊花笼罩在迷雾中,兰花沾着露珠,渲染出一种忧愁和默默的泪水。通过将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将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透露出来,表现出主题离恨的情感和氛围。 下片承接离恨之感,主人公独自登上高楼,在望眼欲穿之间,通过高楼独望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的神态,深刻地展现了离恨的苦痛之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运用词语,表达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此词被王国维评价为“非大词人不能道”,足见它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全词深婉中带着一种含蓄,广远中有蕴涵,语言风格虽然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不同,但描绘出的离恨之情却更加深刻。这首词通过移情于景的手法和巧妙运用词语,抒发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佳作。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栏杆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像有着无尽的忧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像在哭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明月不知道离别的愁苦。斜斜地把月光照进屋子里,直到天明。昨天夜里,秋风吹落碧树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看路消失在天涯。想寄一封信。但是山水迢迢,我想念的人在哪里呢? 注释: 1. 菊花:秋天的花卉代表,寓意高洁、坚强和清雅。 2. 兰叶:兰花的叶子,代表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情感。 3. 燕子:秋天常见的候鸟,代表离别和归乡。 4. 明月:圆满、完美的象征,但也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 5. 秋风:秋天特有的风,带着凉爽和淡淡的忧愁。 6. 高楼:代表悬崖峭壁,寓意危险和艰难。 7. 山水迢迢:山和水相隔遥远,形容距离遥远。 8. 想念的人:可能是亲人、朋友或恋人等,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思念,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译文及注释详情»


晏殊简介: 晏殊是宋代词人、诗人、散文家,他的词作品极具特色,以“抒情传神”的风格著称,其词作品多被称为“晏词”,被誉为“宋词之祖”。他的诗作品抒发出深沉的思想和情感,以“抒情细腻”的风格著称,其诗作品多被称为“晏慧”,被誉为“宋诗之祖”。晏殊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被称为“晏文”,被誉为“宋散文之祖”。 晏殊的词、诗、散文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受到了历代文人的赞誉,被誉为“宋代文学三祖”。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品以“抒情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被称为“几道诗”,被誉为“宋诗之子”。晏殊和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是宋代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