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高且长》拼音译文赏析

  • dōng
    chéng
    gāo
    qiě
    cháng
  • [
    liǎng
    hàn
    ]
    míng
  • dōng
    chéng
    gāo
    qiě
    cháng
    weī
    xiāng
    shǔ
  • huí
    fēng
    dòng
    qiū
    cǎo
    绿
  • shí
    gēng
    biàn
    huà
    suì
  • chén
    fēng
    huái
    怀
    xīn
    shuài
    shāng
  • dàng
    fàng
    qíng
    zhì
    weí
    jié
    shù
  • yàn
    zhào
    duō
    jiā
    rén
    meǐ
    zhě
    yán
  • beì
    luó
    shàng
    dāng
    qīng
  • yīn
    xiǎng
    beī
    xián
    zhī
    zhù
  • chí
    qíng
    zhěng
    jīn
    dài
    chén
    yín
    liáo
    zhí
    zhú
  • weí
    shuāng
    feī
    yàn
    xián
    cháo
    jūn

原文: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相关标签:哲理古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东城高耸而长远,曲折蜿蜒相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回风吹动大地,秋草已经茂盛。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四季变幻无常,岁月匆匆如流。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清晨的风儿怀着忧愁,蟋蟀在狭小的空间中受苦。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洗涤心灵,释放情感,为何要自我束缚?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燕赵之地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容貌如同玉石。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穿着华丽的罗裳衣服,坐在门前整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音乐声响起来多么悲伤!琴弦急促,知道时间紧迫。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激动情感,整理衣带,沉思默想,踌躇不前。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想象自己是一对飞燕,衔着泥巢筑在君主的屋檐上。
注释:
东城:指东京城,即今北京市。

逶迤:曲折蜿蜒。

回风:指从北方吹来的风。

秋草萋已绿:萋萋为草木初生之意,表示秋草已经长出来了。

岁暮:年末。

晨风怀苦心:指作者在清晨感叹自己的苦心。

蟋蟀伤局促:蟋蟀因为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感到局促不安。

荡涤放情志:指通过吟咏诗篇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燕赵:指中国古代的两个国家,现在的河北省和山西省。

被服罗裳衣:指穿着华丽的衣服。

当户理清曲:指在门前整理乐器,准备演奏音乐。

弦急知柱促:指琴弦拉得紧,知道琴柱即将到达极限。

驰情整巾带:指作者因为情感激动而整理衣带。

沉吟聊踯躅:指作者因为思考而陷入沉思,踌躇不前。

双飞燕:指两只燕子飞翔的情景。

衔泥巢君屋:指燕子在屋顶上筑巢。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洛阳怀古》是一首唐代诗人所作的七绝,反映了诗人在苦闷中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洛阳东城门外徘徊,眼前所见的高高城墙、楼宇和房舍构成了一幅单调乏味、充满苦闷和沉闷的画面,这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骚动。随着一阵初秋风吹来,周遭的景色再次变化,绿草从繁茂变为凄凄苍苍,正如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暮一何速”。此时,听着天地间的鸟啭虫鸣,诗人心情更加低落,更加痛苦,这种怅然失意的心境引发出了诗人对生命的沉思和对时光的感慨。 整首诗所抒发的情感是与众不同的。它不是关于田园诗般的那种恬静安逸的心境,也不是富有斗志的探险精神;相反,这是一首以苦闷之心写就的“怀古”之作,是对人生的苦涩和时光的无情感到的诉说。诗中通过“洛阳”的形象表现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展示了人生苦短、务必珍惜的思想内涵。此外,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说明生命如同四时更替,转瞬即逝。 总之,这首诗以苦涩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震惊和对人生的深思,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化氛围中流行的一种哲学思考方式。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注释:洛阳,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中部。东城门是洛阳城东面的城门。城墙高大壮观,周长达20余里。 四野茫茫,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的吹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转眼一年又过去了! 注释:四野茫茫,指洛阳城外荒凉辽阔的景象。秋风之起,为景物更迭的见证。空旷之风一起,所波及的景象宛如大地颤动。葱绿的草野,在秋风的吹拂下变作了凄凉苍白的色彩。岁月无情,每一年都会逝去。 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注释:怅然失意,形容情绪低落无奈。鸟啭虫鸣,描绘自然声响。所谓鸷鸟,在此指小鸟高声尖叫。蟋蟀则是秋季的典型昆虫。不只是人类,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与其时时刻刻地束缚自己,不如尽早洒脱,享受生活的愉悦。 那燕赵宛洛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艳丽其颜如玉般的洁白秀美。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音响一何悲》之曲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声竟似骤雨疾风,听起来分外悲惋动人。由于听曲动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思,手在摆弄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反复沉吟,双足为之踯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调所感动。心里遥想着要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深情。 注释:燕赵宛洛之地指古代华北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佳人美女,古代诗歌中常出现的美好形象。罗裳,古代妇女穿的宽袍。筝商之曲,指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琴瑟之柱,指弦乐的构造。双飞燕,指双燕相依的画面。衔泥筑巢,燕子建巢时的场景。永结深情,形容真挚的情感。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