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拼音译文赏析

  • qiū
    shēng
  • [
    sòng
    ]
    ōu
    yáng
    xiū
  • ōu
    yáng
    fāng
    shū
    wén
    yǒu
    shēng
    西
    nán
    lái
    zhě
    rán
    ér
    tīng
    zhī
    yuē
    zaī
    chū
    xiāo
    bēn
    téng
    ér
    pēng
    pài
    tāo
    jīng
    fēng
    zhòu
    zhì
    chù
    zhèng
    zhèng
    jīn
    tiě
    jiē
    míng
    yòu
    zhī
    bīng
    xián
    meí
    zǒu
    wén
    háo
    lìng
    dàn
    wén
    rén
    zhī
    xíng
    shēng
    weì
    tóng
    shēng
    chū
    shì
    zhī
    tóng
    yuē
    xīng
    yuè
    jiǎo
    jié
    míng
    zài
    tiān
    rén
    shēng
    shēng
    zài
    shù
    jiān
  • yuē
    beī
    zaī
    qiū
    shēng
    weí
    ér
    lái
    zaī
    gài
    qiū
    zhī
    weí
    zhuàng
    cǎn
    dàn
    yān
    feī
    yún
    liǎn
    róng
    qīng
    míng
    tiān
    gāo
    jīng
    liè
    biān
    rén
    xiāo
    tiáo
    shān
    chuān
    liáo
    weí
    shēng
    qiè
    qiè
    háo
    fèn
    fēng
    cǎo
    绿
    ér
    zhēng
    mào
    jiā
    cōng
    lóng
    ér
    yuè
    cǎo
    zhī
    ér
    biàn
    zāo
    zhī
    ér
    tuō
    suǒ
    cuī
    bài
    líng
    luò
    zhě
    nǎi
    zhī
    liè
    qiū
    xíng
    guān
    shí
    weí
    yīn
    yòu
    bīng
    xiàng
    xíng
    yòng
    jīn
    shì
    weì
    tiān
    zhī
    cháng
    shā
    ér
    weí
    xīn
    tiān
    zhī
    chūn
    shēng
    qiū
    shí
    zài
    shāng
    shēng
    zhǔ
    西
    fāng
    zhī
    yīn
    weí
    yuè
    zhī
    shāng
    shāng
    lǎo
    ér
    beī
    shāng
    guò
    shèng
    ér
    dāng
    shā
  • juē
    cǎo
    qíng
    yǒu
    shí
    piāo
    líng
    rén
    weí
    dòng
    weí
    zhī
    líng
    bǎi
    yōu
    gǎn
    xīn
    wàn
    shì
    láo
    xíng
    yǒu
    dòng
    zhōng
    yáo
    jīng
    ér
    kuàng
    zhī
    suǒ
    yōu
    zhì
    zhī
    suǒ
    néng
    rán
    dān
    zhě
    weí
    gǎo
    rán
    heī
    zhě
    weí
    xīng
    xīng
    nài
    feī
    jīn
    shí
    zhī
    zhì
    cǎo
    ér
    zhēng
    róng
    niàn
    shuí
    weí
    zhī
    qiāng
    zeí
    hèn
    qiū
    shēng
  • tóng
    duì
    chuī
    tóu
    ér
    shuì
    dàn
    wén
    chóng
    shēng
    zhù
    zhī
    tàn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相关标签:秋天古文观止

译文及注释
欧阳子在夜晚读书,听到从西南方传来的声音,感到惊恐,说:“真奇怪!”一开始声音轻柔,像雨滴落在树叶上,突然变得汹涌澎湃,像夜晚的波涛惊醒了人们,风雨突然袭来。声音碰到物体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像金铁相撞;又像军队赶往战场,急速奔跑,听不到号令,只听到人马的行动声。欧阳子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说:“星月明亮,天空中有明河,四周没有人声,声音来自树林中。”
欧阳子说:“哎呀,真悲哀!这是秋天的声音,为什么会出现呢?因为秋天的景象是这样的:颜色暗淡,烟雾缭绕;天空清澈明亮,阳光晶莹;气温寒冷,刺骨人的肌骨;感觉萧条,山川寂静。因此,它的声音是凄凄切切的,呼喊着愤怒和悲伤。草木茂盛,争夺生长空间,美丽的树木繁茂,令人愉悦;但是,一旦被风吹拂,颜色就会改变,树叶也会脱落。这是因为秋天的气息仍然残留。秋天是刑官,代表阴;也是战争的象征,使用金属,这是天地之气的正义,常常以肃杀为心。天对万物,春天生长,秋天成熟。在音乐中,商音代表西方的声音,夷音代表七月的音律。商音代表伤害,物体老化时会感到悲伤;夷音代表战争,物体过度生长时需要被杀死。”
“哎呀!草木没有感情,有时会凋零。人类是有灵性的动物;百忧感动他们的心灵,万事劳累他们的身体;当他们内心有所动摇时,他们的精神也会受到影响。更何况,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应对某些事情时,他们会感到忧虑;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智慧无法解决某些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忧虑。他们应该像枯木一样,不要争夺荣耀;像黑暗中的星星一样,不要失去自己的本质。为什么要与草木争夺荣耀,而不是像金石一样坚强?我们应该思考谁是罪犯,而不是责怪秋天的声音!”
童子没有回答,低头睡着了。只听到四周虫子的声音,像是在帮助欧阳子叹息。
注释:
重点词汇注释:

1. 悚然:惊恐不安的样子。

2. 淅沥:细小的雨点声。

3. 萧飒:风声呼啸的样子。

4. 砰湃:声音大而有力的样子。

5. 衔枚疾走:形容士兵急速奔跑的样子。

6. 星月皎洁:形容夜晚月亮和星星很明亮。

7. 烟霏云敛:形容秋天天气阴沉,云雾缭绕。

8. 栗冽:形容寒冷刺骨的样子。

9.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寂寥无人的样子。

10. 商声:古代音乐中的一种音调,主要用于西方音乐。

11. 夷:古代音乐中的一种音调,主要用于七月的音乐。

12. 肃杀:严肃而有杀气的样子。

13. 刑官:古代官职,主要负责刑罚和监狱管理。

14. 阴:古代哲学中的一种阴阳概念,代表阴暗、寒冷、消极等。

15. 金:古代五行哲学中的一种元素,代表刚强、坚硬、有力等。

16. 肃杀而为心:指秋天的气息严肃而有杀气,代表秋天的特点。

17. 商:伤,指物品老化、凋零的样子。

18. 夷:戮,指物品过盛而需要被削弱的样子。

19. 槁木:指枯萎的树木。

20. 黟然黑:指黑暗、阴沉的样子。

21. 戕贼:指杀害、破坏的人或事物。

22. 唧唧:虫子发出的声音。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本文是一篇赏析佚名作品的文章。文章主要以描绘秋天的声音为线索,分别探讨了“有声之秋”和“无声之秋”的主题。 文章开头就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氛围,通过作者欧阳修听到的奇特声音,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季这个季节的肃杀与凄凉,同时也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引入了“有声之秋”的主题。 接下来,文章通过对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变化的描述,探讨了生命的消逝与时间的流逝。在这里,“有声之秋”突然转化成了“无声之秋”,通过草木凋谢与人事悲凉来展现秋天的另一个层面,并传达出作者对死亡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最后,文章将主题指向了人生境遇和社会状况。作者认为,每个人身上的伤痕都有其产生的原因,而不应该单纯地将所有的不幸归咎于时间的流逝或是秋天的到来。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我反省,找到从痛苦中摆脱出来的方法。 总的来说,本文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描绘出秋天的肃杀与凄凉的同时,通过对时间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清奇深邃的哲学意味,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赏析详情»


写作背景
出自《欧阳文衡集》的《秋声赋》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然而这篇文言文的背景却与作者本人并非毫无关系。事实上,据文中介绍,作者在撰写此文时已经年过半百三十岁,正值宋仁宗嘉佑四年。尽管此时欧阳修已经身居高位,但他内心深处却难以消除的是屡次被贬为官场阴险、黑暗等不良环境所污染的隐痛。面对国家日益衰弱既有改革又走向死胡同的现实,欧阳修对政治和社会时局的失望、心情的郁结让他感到无从下手,于是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文章开篇就描绘了一场奇怪的声音,这声音令欧阳修不禁悚然而想起秋天的季节。接着文章通过描述秋季的景色、气候、风光等方式,表达了欧阳修内心的感触和情感。在这个季节里,雨水、风声、秋风凋敝、草木凋零,人们也因为劳作的辛苦和时光的流逝而感到沉重和惆怅。在欧阳修的笔下,秋天是一种寂静、凄美和绚烂的季节,他这样描述道:“秋,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 可以看出,《秋声赋》所表达的情感并非单纯的对季节景色的描摹,更多地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慨。在这篇文中,欧阳修通过抒发自己内心的郁闷和无奈,表达了对时局和生命的反思和深刻的认识。再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他传递出一种对人世间依然美好与坚守信仰的启示和感悟,并进一步呼唤人们对生命和世界的热爱。因此,《秋声赋》不仅是一篇有关季节景色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抒发情感、探索哲理的文学经典。 写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 - 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夜里 - 夜晚的时间 从西南方向传来 - 声音来自西南方向 悚然 - 因恐惧或不安产生战栗感 奇怪啊! - 惊异的表示语气 淅淅沥沥的雨声 - 细小、细碎的雨滴发出的声响 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 - 风吹过树叶时发出的沙沙响声 汹涌澎湃 - 形容水流奔腾汹涌澎湃的样子 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 形容暴雨天气,或形容灾难来临的情景 金属撞击的声音 - 类似金属敲击的声音 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 - 军队行军时士兵口中咬着箭带等物,以备遭敌军袭击时抽箭射敌,所发出的嘶喊声 号令声 - 指指挥官下达的口令 人马行进的声音 - 按蹄声和脚步声区分,表示人与马同时移动的声音 童子 - 指家中的年轻男仆 皎皎 - 形容月色明亮清晰 灿烂 - 形容光彩耀眼、美好辉煌 浩瀚 - 广大、辽阔 银河 - 银河系,天空中的星系之一 高悬中天 - 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 秋声 - 秋天的声音 色调暗淡、烟飞云收 - 形容秋季天气阴沉,雾气缭绕 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 - 描绘秋天的天空清新明亮 气候寒冷、刺人肌骨 - 形容秋季天气寒冷 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 形容秋季景色清幽冷峻 凄凄切切 - 形容声音凄厉、哀怨 呼号 - 号哭、大声叫喊 发生迅猛,不可遏止 - 形容声音突然变得强大且无法抑制 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 - 形容秋天的草木依旧茂盛 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 - 形容秋季树木依然郁郁葱葱,给人带来愉悦感 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 - 描述秋季植被逐渐凋零 折断枝叶、凋落花草 - 形容秋天自然环境的残酷与无情 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 - 指由自然界中的物体和运动产生的一种自然力量 注:本段文言知识文章内容来源于《欧阳文衡集》中的《秋声赋》。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文言知识
本篇文言知识文章的主题是“通假字、异义词和一词多义”。 古代文字繁琐,通假字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假字是形近字之间互换使用的字,它们虽然形式不同,但却有相同的读音和意义。比如,“砰湃”通“澎湃”,都指波涛汹涌的样子。 另外,古今字义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如“兵”古代指军队,而今天则通常指士兵;“天”古代指自然,而今天则专指天空和宗教神明。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在阅读古代文字时需要注意这些差异。 一些词语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已经,……以后”可以解释为“既物既老而悲伤”,“将军既帝室之胄”等。同样地,“全,都”可以解释为“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此外,一些单词也具有多种含义。例如,“金铁皆鸣”中的“金铁”在古代指兵器,而今天指的是金属名;“中”古代指内心,而今天则是一个方位名词。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在历史文献的阅读中,需要注重理解这些通假字、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的含义和用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和语境。 文言知识详情»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的文学成就非常显著,他的文学作品涉及诗歌、文论、小说、散文、词牌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