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译文及注释:
帝城的春天已经接近傍晚,车马喧嚣不断。大家都在谈论牡丹花的时节,一起去买花。无论贵贱,都要看花的数量来报答直接的款待。红色的花朵灼灼绽放,白色的花束戋戋而立。在帐篷的遮蔽下,巴篱的编织保护着花朵。水洒和泥封,移动后颜色依旧如故。这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习惯,但每个人都迷失了真正的意义。有一个田舍翁,偶然来到买花的地方,低头长叹,但没有人理解他的感受。一丛深色的花,被十户人赋予不同的意义。
注释:
1. 帝城:指京城,即北京。
2. 春欲暮:春天即将过去,天色渐渐暗下来。
3. 喧喧:形容车马声音喧闹。
4. 牡丹:一种花卉,古代被誉为“国色天香”。
5. 贵贱无常价:花的价格不是由花本身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市场需求和供应决定的。
6. 酬直:指花价直接付给卖花的人。
7. 灼灼:形容花的颜色鲜艳明亮。
8. 戋戋:形容束的数量很少。
9. 上张幄幕庇:指在帐篷或者帷幕下遮蔽阳光。
10. 旁织巴篱护:指在花丛周围织篱笆来保护花。
11. 水洒复泥封:指浇水和覆盖泥土来保持花的新鲜。
12.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指人们习惯于购买花卉,但却不知道花的真正价值。
13. 田舍翁:指一个农村老人。
14. 低头独长叹:指老人默默地叹息。
15. 此叹无人喻:指没有人能理解老人的叹息。
16.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指一丛深色的花,被十户人家赋诗赞美。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这一年暮春,长安城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原来是到了牡丹盛开的时节,长安城里的名门大户纷纷相随前去买花。
(此句为描述长安城中牡丹花盛开的情景,车水马龙,形容热闹非凡;名门大户则指有钱有势的人,因为买花需要花很多钱,所以他们争相前往买花)
牡丹花的价钱贵贱不一,价钱多少以花的品种来定。
(此句说明牡丹花的价格是根据花的品种来决定的)
这里的牡丹有的枝繁叶茂,鲜红欲滴,小小的束花,要付五捆白绢的价钱。
(此句描述了牡丹花的品种和价格,其中“枝繁叶茂”形容牡丹花生命力强盛,比喻形象生动;“鲜红欲滴”形容颜色艳丽惹人喜爱;“小小的束花”则是指花朵不多的小束花,但价钱却很贵)
它们被精心呵护着,主人还给张上了帷幕,筑起了樊篱,辛勤浇灌之余还培上了最肥沃的土,因此花的颜色还和以前一样鲜艳。
(此句说明牡丹花被主人精心呵护,为了让花长得更好,主人们还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牡丹花周围建起了围栏,使用了繁育牡丹的技巧等等)
家家习以为俗,更没有人认为是错的。
(此句表明买花花高价钱是一种惯例,而且大家都觉得这没什么不对)
有一个老农无意中也来到了买花的地方。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头长叹,然而此叹又有谁在意呢: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价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了。
(此句描述了一个老农无意间看到了这些花的价格,他为此感慨不已,但他的感叹却并没有引起别人的重视,这一句话也反映了封建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贫富差距。)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810年(唐宪宗元和五年)前后,白居易在长安创作了组诗《秦中吟十首》,其中第十首是“秦中吟”。白居易在这首诗的前面写下小序,说自己在贞元和元和之际,遇到了一些令他倍感悲伤的事情。于是,他便直接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命名为《秦中吟》。
《秦中吟》中,白居易以长安为背景,叙述了一个乞讨的老人昔日辉煌的过去与落魄的现状。整首诗将长安的繁华与老人的贫困相对照,展现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巨大差距和社会冷漠的现实。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批判了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深刻人情关怀和启迪社会良知的呼声。
据考证,当时唐朝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盛时期,然而白居易却通过这首诗歌,深刻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丑恶,揭示了社会的弊端,引人深思。这篇作品在当时及后世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篇优秀之作,被誉为白居易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则揭示了这种社会矛盾的本质,即人们对于表象的追逐和迷恋,往往掩盖了更加深刻的内在问题。
而在这种嘈杂的氛围中,诗人发现了一个“田舍翁”,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他没有去买花,而是默默地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诗人通过这位“田舍翁”的形象,写出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他不为外界追逐的世俗所动,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内心寂静。这种形象的塑造,使得全诗不仅在社会现象的描绘上有所创新,而且在思想表达上也更具深度和广度。
此外,霍松林所言的“独创性的艺术构思”也非常值得注意。在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用“野田黄菊花”作为对比,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叹和思考,进一步突显出诗人对于美和善良的追求。这样的构思不仅在艺术上增加了层次感,同时也为诗歌的主题提供了更多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这首佚名的唐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表达了对于物质追逐和内心寂静的对比和反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是值得品味和思考的一篇经典之作。
鉴赏详情»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