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译文及注释:
花鸭无泥渍,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译文:这只花鸭没有泥渍,每次在阶前缓慢地走着。它的羽毛知道独立,黑白分明。不知不觉地引起了其他鸭子的嫉妒,不要惊扰它。它在稻田里吃饭,不要急着叫鸣。
注释:
花鸭:指一种色彩斑斓的野鸭。
无泥滓:没有泥泞的痕迹。
阶前:指在台阶前面。
每缓行:每次走路都很慢。
羽毛:鸟的羽毛。
知独立:知道自己独立自主。
黑白太分明:黑色和白色的分界非常明显。
群心妒:指其他鸟儿嫉妒它的美丽。
休牵众眼惊:不要引起其他鸟儿的注意。
稻粱沾汝在:指它在稻田里觅食。
作意莫先鸣:不要轻易发出声音,以免惊动其他鸟儿。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该段文章主要介绍了杜甫所写的诗句:“花鸭太分明,羽毛独立出。”的含义和背景。以下是详细注释:
1. 作者:佚名。本文没有提到作者的具体信息,只是在第一句中说明了诗句的来源。
2. 第一句解析:这两句诗以花鸭的无泥净身比喻自己的洁身,以花鸭的缓行从容比喻自己从容自得。
3. 第二句解析:上句以羽毛独立喻自己的才能,下句以黑白分明喻自己的品德。黑白分明表示是非、善恶分明,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杜甫所咏的花鸭,羽毛应当是分黑白两色的。虽然诗句中出现“太分明”的表述,但实际上是在极力赞扬这种品质。
4. 第三句解析:仇兆鳌对这首诗进行了注解,指出“群心众眼”指的是所有的花鸭。花鸭之所以妒忌羽毛独立,惊讶于黑白分明,是因为这些品质不是很常见。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在旧社会中这种品质是非常稀有和可贵的。
5. 第四句解析:稻粱比喻禄位,先鸣则表示直言不讳。这两句诗句所传达的意义非常深远,揭示了权贵们用威胁、利诱等手段来垄断言路,使得大多数人都不敢发表意见。这种现象在旧社会非常普遍。
6. 举例说明:陆游在《长饥诗》中提到,“早年羞学仗下马。”这句话是对李林甫传中的一件事进行了引用。李林甫在当官期间,谏官们都以禄位为生,没有人敢直言,而李林甫曾经公开抨击这种现象。他曾经说过:“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其中的“立仗马”就是指摆样子的马。
注释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