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
译文及注释:
青楼春晚。白天静悄悄,梳头又懒散。突然听到鸦鸣莺啭,引起新的无限忧愁。回忆当年,偷偷地爱慕,花间隔雾相望。便在床头枕上题诗,拿出宝钗和酒,一起醉倒在深院的青苔上。
怎么能忘记,回廊下手牵手,花儿明媚月儿圆满。如今只有暮雨,蜜蜂忧愁,蝴蝶恨意,小窗前闲看芭蕉。但是谁来约束我们呢?无话可说,闲看着秦筝,泪水满满,像参差飞翔的雁一样。腰身渐渐变细,心灵和杨花一起远去。
注释:
青楼春晚:指青楼中的女子在春天的晚上。
昼寂寂:白天非常安静。
梳匀又懒:指女子梳妆打扮完毕后又变得懒散。
鸦啼莺弄:指鸟儿的鸣叫声。
新愁无限:指新的忧愁不断涌现。
记年时:指回忆过去的时光。
偷掷春心:指在春天中偷偷地心动。
花间隔雾遥相见:指花朵在雾气中隔着遥远的距离相互映衬。
便角枕题诗:指在枕头上写诗。
宝钗贳酒:指用宝钗来盛酒。
共醉青苔深院:指一起在深院的青苔上饮酒畅谈。
回廊下:指在回廊下散步。
花明月满:指花朵盛开,月亮圆满。
暮雨:指夜晚的雨。
蜂愁蝶恨:指蜜蜂因为雨天无法采蜜而感到愁苦,蝴蝶因为无法飞翔而感到悲伤。
小窗闲对芭蕉展:指在小窗前欣赏芭蕉的风姿。
闲品秦筝:指闲暇时品味古琴的音乐。
泪满参差雁:指泪水如雁群一般不停地飞舞。
腰支渐小:指女子的腰身逐渐变得纤细。
心与杨花共远:指内心与杨花一样远离尘世。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青楼怨》是一首描写爱情分离引起忧愁的唐宋词。作者佚名。这位少女是一个“偷掷春心”的女子,对远在他乡的恋人念念不忘。虽然词中有“青楼”字样,但是根据曹植《美女篇》可知,她是府第中的闺阁。她的感情纯洁无瑕,对恋人的思念和忧虑常常让她心生愁苦。
整首词的中心是“愁”,作者在起调处就塑造了这位少女深深的“愁”的形象。以“春晚”点出时节,暗示伤感。在古典诗词中,晚春常常出现百花凋零的“残红”景象,象征着“愁”。这位少女在词中梳头匀面,却只能独坐“青楼”,孤单无伴,感到百无聊赖。此时,“乍听得”鸟鸣声,原本应当令人赏心悦耳,但在她看来,却引起相反的效果,让她更加忧愁无助。这种反差的写法让这位少女的心灵深处的“愁”更加生动。
这首词的风格疏秀明丽、自然清新,偏离传统爱情词的沉重写作方式。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少女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而这种真实和纯洁,恰好呼应了这位少女的身份和爱情,让读者产生深深的同情和共鸣。
总之,《青楼怨》是一首别具深意的唐宋词,它通过少女的故事,展现出爱情的忧愁和思念之情。即使时光流逝,岁月变迁,这种真挚的情感永远不会远离人们的心中。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我居在高楼的深闺中,春光已经迟晚。
我:指词人
高楼:指居所
深闺:指女子居住的内宅
春光:指春天的景色和气息
迟晚:指时节已经过了一半,转瞬即逝。也可解作时间已经不早。
长日里百无聊赖,连梳头匀面也很慵懒。
长日:指整天
百无聊赖:形容无事可做,感到无聊的状态
梳头匀面:指梳理头发并整理面容,也是女子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功课
慵懒:指懒散无精神
忽然听到外面鸦啼莺啭,立刻引起我新愁无限。
鸦啼莺啭:形容春天的氛围,早晨时通常有鸦啼莺啭之声
新愁无限:形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新的烦恼、愁苦,表示情绪低落
记得那一年,我和他花前隔雾遥遥相见,一见倾心而把情意暗传。
花前隔雾:形容相见极远的情况
遥遥相见:形容距离很远的相见情况
倾心:指彼此陷入深深的爱恋之中
他更是情意绵绵,在我的角枕上题写诗篇,我拔下金钗去换回美酒,我们对斟对饮,寻乐追欢,陶醉在这长满青苔的深院。
情意绵绵:指其爱意十分深厚
角枕:指一种可以把头支撑起来的枕头
题写诗篇:指在纸张上写下诗句
拔下金钗:指用金钗换取美酒。金钗在古代常常被女子作为首饰佩戴
对斟对饮:指两人对坐着喝酒
寻乐追欢:指共同寻找快乐和欢乐
陶醉:指沉浸在愉悦的状态之中
深院:指园林里隐蔽的庭院
怎么能忘记那时,我们两情缱绻,双双携手在回廊里流连。
两情缱绻:形容两个人的感情非常深厚,缠绵悱恻
回廊:指一种类似走廊的建筑,位于园林之中。
那时百花争艳,月亮明又圆。
百花争艳:形容春天花开盛景,各种鲜花争相绽放
月亮明又圆:形容月亮光辉明亮圆满
如今只见暮雨连绵,蜜蜂感到忧愁,蝴蝶感到恨怨。
暮雨:指夕阳下开始下雨的时候
连绵:形容雨势不断持续、不停歇
蜜蜂感到忧愁:比喻大自然中的生灵也能感受到荒凉、寂寞等情感
蝴蝶感到恨怨:比喻大自然中的生灵也会有愤怒、不满等情感
芭蕉对着我的小窗,蕉心正在悠闲地伸展。却又有谁来拘管?
芭蕉:指竹子
蕉心:指竹子内部的纵向物质结构
伸展:指伸长、弯曲,生长状态
拘管:指限制、束缚
我久久地沉默无言,无聊地摆弄着筝弦,弦柱斜行排列如同飞行的大雁都被我的泪水湿遍。
筝弦:指古代一种有弦的乐器
弦柱:指调整弦子声音的部分,也称"琴柱"
大雁:指候鸟,代表离别和思念之情
泪水湿遍:形容悲伤万分,泪水满面
我的腰肢一天天瘦削细小,我的心随同那些柳絮,飘飘悠悠飞向很远很远。
腰肢瘦削:指长时间的忧愁、悲痛等情绪导致体重下降
柳絮:指柳树上的轻柔物质,随风而飘
飘飘悠悠:形容心情浮动,意志消沉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吕渭老简介: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他宣和、靖康年间曾在朝担任过小官,并以其诗名闻名于世。南渡后的情况不详。 据史书记载,吕渭老在宣和年间就已有诗名,他的诗作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之意,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赵师岌曾经评价他:“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此外,他还曾位周行,但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最终,吕渭老在南渡后的情况不详。现存的《圣求词》一卷是他的唯一著作,其中记载了他对时局、家国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慨叹。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时间,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详细记录,只知道他是嘉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