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潼潼水势向》拼音译文赏析

  • huái
    怀
    ·
    tóng
    tóng
    shuǐ
    shì
    xiàng
  • [
    qīng
    ]
    qiū
    jǐn
  • tóng
    tóng
    shuǐ
    shì
    xiàng
    jiāng
    dōng
    céng
    wén
    yòng
    huǒ
    gōng
  • guài
    dào
    nóng
    lái
    píng
    diào
    àn
    huā
    jiāo
    zhuó
    shàng
    hóng

原文: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译文及注释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汉字译文:
潼潼水势向江东,这里曾经听说过用火攻打过。
奇怪的是,你来这里悼念,正值花岸焦灼,但仍有余红。
注释:
潼潼水:指潼关附近的潼潼河。

江东:指黄河以东的地区。

用火攻: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潼关之战中采用的火攻战术。

侬:你。

凭吊日:指在特定的日子前来祭拜。

岸花:指河岸上的花卉。

焦灼:因火烧而变得焦黑。

余红:指残留的一些红色。


译文及注释详情»


秋瑾简介: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但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终止了她的革命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