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夷则商)》拼音译文赏析

  • sān
    shū
    meì
    shāng
  • [
    sòng
    ]
    wén
    yīng
  • chuī
    shēng
    chí
    shàng
    dào
    weí
    wáng
    sūn
    chóng
    lái
    xuàn
    shēng
    fāng
    cǎo
    shuǐ
    shí
    qīng
    hán
    guò
    bàn
    chūn
    yóu
    yàn
    shěn
    yīng
    qiāo
    zhì
    liǔ
    lán
    gān
    qíng
    dàng
    yàng
    jìn
    yān
    cán
    zhào
    wǎng
    shì
    rán
    zhēng
    rěn
    chóng
    tīng
    yuàn
    hóng
    diào
  • xiè
    fāng
    tíng
    chū
    sǎo
    yìn
    xiǎn
    shuāng
    yuān
    chuān
    穿
    lín
    yǎo
    dùn
    nián
    huá
    mèng
    huí
    huā
    shàng
    lòu
    píng
    xiǎo
    hèn
    zhú
    hóng
    鸿
    yòu
    qīng
    míng
    hái
    dào
    biàn
    便
    E
    6
    4
    9
    qiáng
    tóu
    guī
    qīng
    meí
    lǎo

原文: 吹笙池上道。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稚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
曲榭方亭初扫。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露晞平晓。恨逐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便E649墙头归骑,青梅已老。



译文及注释
吹笙池上道。
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
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
稚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
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

曲榭方亭初扫。
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
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露晞平晓。
恨逐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
便E649墙头归骑,青梅已老。

吹笙池上道:在池塘边吹奏笙箫。
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为贵族子弟再次来到这里,春天的芳草迅速生长。
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水和石头清冷,已经过了一半的春天,燕子沉默,黄鹂安静。
稚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嫩柳垂下,晴天的光芒映照着水面,禁烟的余晖还未散去。
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往事依然在心头,难以忍受再次听到,怨恨的红色调子令人凄凉。

曲榭方亭初扫:曲榭和方亭刚刚打扫过。
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印记上有青苔的痕迹,双鸳鸯在林间穿行,记忆穿越幽深的林荫。
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露晞平晓:一瞬间隔开了时光,仿佛回到了花开的梦境中,露水在清晨平静地散去。
恨逐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怨恨随着孤雁飞去,客人又离开了,清明又来临。
便E649墙头归骑,青梅已老:就在墙头上骑马回家,青梅已经老去。
注释:
吹笙池上道:吹笙的人在池塘边上吹奏乐曲。
为王孙重来:为了迎接王孙的归来。
旋生芳草:春天转眼间草木繁茂。
水石清寒:水和石头都清澈而寒冷。
过半春犹自:已经过了一半的春天,依然如此。
燕沈莺悄:燕子低飞,黄莺静默。
稚柳阑干:嫩柳垂下,挡住了视线。
晴荡漾、禁烟残照:晴朗的天空波光粼粼,禁烟残照映照着。
往事依然:过去的事情依然存在。
争忍重听:不禁再次聆听。
怨红凄调:怨恨红色的凄凉调子。

曲榭方亭初扫:曲榭和方亭刚刚打扫过。
印藓迹双鸳:印有青苔的痕迹,形如双鸳鸯。
记穿林窈:记得穿过林间幽静之地。
顿隔年华:一下子隔绝了时光。
似梦回花上:仿佛梦回到花的上方。
露晞平晓:露水在早晨的阳光下蒸发。
恨逐孤鸿:怨恨追随孤雁。
客又去、清明还到:客人又离去,清明又来临。
便墙头归骑:就在墙头上骑马归去。
青梅已老:青梅已经老了。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吴文英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是宁波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大约生活于1200年至1260年之间。他原出自翁姓,后出嗣吴氏。他与贾似道是友善的朋友。他的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共有四卷本和一卷本,共计三百四十余首。他的词作至今仍有争论,有人认为其作品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人认为其作品不具有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