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拼音译文赏析

  • jiǎn
    meí
  • [
    sòng
    ]
    xīn
  • tóng
    shāo
    xiāng
    rén
    zài
    huí
    láng
    yuè
    zài
    huí
    láng
    ér
    jīn
    hūn
    huáng
    xíng
    liáng
    zuò
    liáng
  • jǐn
    lái
    sān
    liǎng
    xíng
    qiān
    duàn
    rén
    cháng
    wàn
    duàn
    rén
    cháng
    yàn
    ér
    chù
    shì
    xiān
    xiāng
    lái
    huáng
    huáng

原文: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译文及注释
记得同烧此夜香。
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
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
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
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汉字译文:
记得一同烧这夜香。
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眼睛昏黄。
行走时也思量。坐下时也思量。
锦字都写了三两行。
千次断了人的肠。万次断了人的肠。
雁儿在何处是仙乡。
来时也惶恐。去时也惶恐。
注释:
记得同烧此夜香:回忆起与某人一起烧香的情景。

人在回廊,月在回廊:人在回廊中,月亮也在回廊上。

而今独自睚昏黄:现在只有我一个人,眼睛昏黄无神。

行也思量,坐也思量:无论行走还是坐着,都在思考。

锦字都来三两行:锦绣的字句只能写上三两行。

千断人肠,万断人肠:千千万万人的心都被撕裂。

雁儿何处是仙乡:雁儿啊,你们飞往何处是仙境。

来也恓惶,去也恓惶:来时忧虑,去时也忧虑。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简介
宋朝 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