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寿道夫)》拼音译文赏析

  • qīng
    píng
    shòu
    寿
    dào
  • [
    sòng
    ]
    xīn
  • shēn
    cháng
    jiàn
    hái
    què
    gōng
    míng
    yuàn
    wǎng
    píng
    shēng
    sān
    wàn
    juàn
    mǎn
    zhuó
    jīn
    beī
    tīng
    quàn
  • nán
    ér
    dài
    jīn
    néng
    xiāo
    shī
    shū
    liào
    jīn
    xiāo
    zuì
    liǎng
    xíng
    hóng
    xiù
    zhēng

原文: 此身长健。还却功名愿。枉读平生三万卷。满酌金杯听劝。
男儿玉带金鱼。能消几许诗书。料得今宵醉也,两行红袖争扶。



译文及注释
此身长健。还却功名愿。枉读平生三万卷。满酌金杯听劝。
这个身体健壮。却仍愿追求功名。白白读了一生三万卷书。满满的金杯,倾听劝告。

男儿玉带金鱼。能消几许诗书。料得今宵醉也,两行红袖争扶。
男子身佩玉带,金鱼装饰。能消耗多少诗书。预料今晚会醉,两行红袖争相搀扶。
注释:
此身长健:指自己身体健康。

还却功名愿:放弃追求功名的愿望。

枉读平生三万卷:白白读了三万卷书,白白浪费了一生。

满酌金杯听劝:满满地饮酒,听从劝告。

男儿玉带金鱼:指男子身穿玉带,佩戴金鱼装饰,象征富贵。

能消几许诗书:能消耗多少诗书。

料得今宵醉也:预料今晚会喝醉。

两行红袖争扶:两个红袖子的女子争相搀扶。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简介
宋朝 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