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剩云残日弄阴晴。晚山明。小溪横。枝上绵蛮,休作断肠声。但是青山山下路,春到处,总堪行。
当年彩笔赋芜城。忆平生。若为情。试取灵槎,归路问君平。花底夜深寒色重,须拚却,玉山倾。
译文及注释:
剩云残日弄阴晴。
剩下的云彩和残余的太阳交替出现阴晴。
晚山明。
夜晚的山峦明亮。
小溪横。
一条小溪横过。
枝上绵蛮,休作断肠声。
树枝上的绵蛮鸟,不要发出伤感的声音。
但是青山山下路,春到处,总堪行。
只要是青山下的路,春天到处都是,总是值得前行。
当年彩笔赋芜城。
当年用彩色的笔描绘芜城。
忆平生。
回忆起平凡的一生。
若为情。
如果是为了情感。
试取灵槎,归路问君平。
请取灵槎,回去的路上问问你是否平安。
花底夜深寒色重,须拚却,玉山倾。
花朵底下夜晚很深,寒意更浓,必须努力,才能使玉山倾斜。
注释:
剩云残日弄阴晴:剩余的云彩和残余的太阳交替出现,形成阴晴变化。
晚山明:夜晚的山峦清晰可见。
小溪横:小溪横穿其中。
枝上绵蛮,休作断肠声:树枝上的鸟儿,不要发出伤感的声音。
但是青山山下路,春到处,总堪行:只要是在青山下的路上,春天无处不在,总是值得前行。
当年彩笔赋芜城:回忆起过去用彩色笔描绘芜城的情景。
忆平生,若为情:回忆起整个人生,如果是为了情感。
试取灵槎,归路问君平:尝试借用灵槎(神奇的船)来问问归途是否平顺。
花底夜深寒色重:夜晚花朵的底部,寒意更加浓重。
须拚却,玉山倾:必须努力摆脱,使玉山(指月亮)倾斜。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