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拼音译文赏析

  • shuǐ
    diào
    tóu
    beǐ
    cáo
    nán
    zǒng
    lǐng
    wáng
    zhào
    shǒu
    zhì
    jiǔ
    nán
    lóu
    shàng
    liú
    bié
  • [
    sòng
    ]
    xīn
  • zhé
    jìn
    chāng
    liǔ
    guà
    shàng
    xiāo
    xiāng
    èr
    nián
    niǎo
    jiāng
    shàng
    xiào
    wǎng
    lái
    máng
    guì
    shí
    xiū
    wèn
    bié
    zhōng
    nián
    kān
    hèn
    qiáo
    cuì
    bìn
    chéng
    shuāng
    zhú
    táo
    xiě
    ěr
    qiě
    feī
    shāng
  • lán
    tíng
    xiù
    xiāng
    shǐ
    使
    jūn
    qiān
    chuī
    fēng
    cǎi
    hàn
    hóu
    wáng
    pín
    chàng
    nán
    lóu
    jiā
    chù
    fēng
    yuè
    liáng
    zài
    jiā
    pín
    hǎo
    shì
    píng
    zhāng

原文: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译文及注释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
折断了武昌的柳树,挂在席子上的是潇湘的风景。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两年来,江上的鱼鸟都笑我忙碌奔波。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
富贵何时才能停止追问,离别中年令人悔恨,憔悴的鬓发已经变成霜。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美妙的音乐陶醉了我的耳朵,急忙的羽毛却在飞舞着酒杯。

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
写序于兰亭,歌颂赤壁,绣衣散发着芬芳。
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
使君带着千骑兵,吹奏着鼓乐,风采如汉朝的侯王。
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
不要频频歌唱骊驹,可惜南楼美景已经凄凉。
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在家中虽然贫穷也无妨,这番话试问平章。
注释:
折尽武昌柳:指折断了武昌柳树的枝条,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挂席上潇湘:潇湘指湘江,挂席上表示在江边的席子上,表达诗人游历的意境。
二年鱼鸟江上:指过了两年,鱼和鸟在江上自由自在地游动,与诗人的忙碌形成对比。
笑我往来忙:指别人嘲笑诗人忙碌奔波,没有闲暇。
富贵何时休问:诗人在问自己何时能够停止追求富贵的心思。
离别中年堪恨:指中年时期的离别令人痛苦和遗憾。
憔悴鬓成霜:形容诗人憔悴的容颜,鬓发已经变成了白霜。
丝竹陶写耳:指丝弦和竹管的音乐能够陶冶人的心灵。
急羽且飞觞:急羽指快速飞翔的羽毛,飞觞指举杯祝酒,表示诗人要抛开烦忧,尽情享受生活。

序兰亭:指《兰亭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的一篇书法作品,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歌赤壁:指《赤壁赋》,是东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辞章,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
绣衣香:指绣衣香袋,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香囊,表示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使君千骑鼓吹:指高官显贵的使臣带着千骑士兵奏乐,展示威风和气派。
风采汉侯王:指汉朝的侯王们风采出众,形容使君的威仪和风度。
莫把骊驹频唱:指不要频繁地歌颂骊驹,表示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和权势。
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表示可惜南楼美好的景色已经凄凉不再,暗示时光流转,事物易变。
在家贫亦好:表示即使在家中贫穷也是好的,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此语试平章:试平章指试着对平章(指宰相)说这番话,表示对宰相的忠告和劝诫。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简介
宋朝 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