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译文及注释: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
湖海平生,一直以来都没有辜负,苍髯如戟。
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
听说君王非常关注,制定了太平长远的计策。
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
这位老人自从当了十万兵士,一直在长安的天西北。
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就像凤凰一样,飞来传达诏令,催促他快速归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
车马行进在路上,儿童们哭泣。风雨阴沉,旌旗湿透。
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
看着野梅和官柳,东风传来消息。
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
不要再向蔗庵追问笑语,现在松竹已经失去了颜色。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问人间,谁来关心别离的忧愁,只有酒杯中的物品。
注释:
湖海平生:指作者一生中所经历的湖海之旅,比喻作者的经历和阅历丰富。
算不负:表示作者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到满意和自豪。
苍髯如戟:形容作者的胡须浓密而有力,像戟一样坚毅有力。
闻道是、君王著意:听说君王对自己非常关注和重视。
太平长策:指君王制定的长远的太平政策。
此老自当兵十万:指作者曾经担任过将军,统领十万大军。
长安正在天西北: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位于长安的西北方向。
便凤凰、飞诏下天来:比喻君王派遣使者来催促作者归朝。
催归急:表示君王迫切希望作者回到朝廷。
车马路,儿童泣:形容作者离开时,道路上车马喧嚣,儿童因为分别而哭泣。
风雨暗,旌旗湿:形容天气阴暗,旌旗因为雨水而湿润。
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观察野梅和官柳的生长情况,以此来判断春天的消息。
莫向蔗庵追语笑:不要再向蔗庵追问消息而嘲笑,蔗庵指的是作者的住所。
只今松竹无颜色:现在松树和竹子都没有了翠绿的颜色,暗示作者离开后景色的变化。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问人间是否有人关心离别的忧愁,杯中物指的是酒,表示只有酒能解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