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付风流。相时宜称,著处清幽。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
却憎吹笛高楼。一夜里、教人鬓秋。不道明朝,半随风远,半逐波浮。
译文及注释:
天赋风流。相逢时宜称,显露出清幽之处。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
却憎吹笛高楼。一夜之间,使人鬓发如秋。不知道明天,一部分随风远去,一部分随波浮动。
注释:
天付风流:指天赋的风流才情。
相时宜称:适逢时机,应该称赞。
著处清幽:所处的地方幽静清澈。
雪月光中:在雪和月光的映照下。
烟溪影里:在烟雾和溪水的映照下。
松竹梢头:松树和竹子的尖端。
却憎吹笛高楼:却厌恶在高楼吹笛。
一夜里、教人鬓秋:一夜之间,使人的发鬓变白。
不道明朝:不知道明天。
半随风远,半逐波浮:一半随着风飘远,一半随着波浮动。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杨无咎简介: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出生于江西樟树(原名临江清江),后寓居洪州南昌,擅长绘画,尤擅墨梅,也是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的弟子,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关于其生平事迹可参考《宋史翼》卷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