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译文及注释: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意思:眼前的山水景色,都像是早已熟悉的一样。还记得曾经在梦中游历过江南和江北的美景。到了美景之处,一定要带上手杖,以免磨损平生的鞋子。笑着面对尘世的烦恼,已经做了三十九年的旅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意思:吴楚之地,位于东南边缘。曾经发生过英雄事迹,曹操和刘备相争。如今已经被西风吹散,不留痕迹。高楼大厦已经建成,建造者已经离去,旗帜还未卷起,但领袖已经变得苍老。感叹人间的哀乐不断循环,今天依然如昔。)
注释:
过眼溪山:指经过眼前的山水景色。
怪都似:指山水景色奇特,让人感到惊异。
旧时相识:指曾经见过的熟人或景色。
梦中行遍:指在梦中游历过江南和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指到美景处必须带上拐杖,以便行走。
能消几緉平生屐:指在美景中行走,可以消除平日的疲劳。
笑尘劳:指对尘世的一切都不以为意,只是微笑着看待。
三十九年非:指作者已经做了39年的客人,没有自己的家园。
长为客:指长期作为旅客漂泊在外。
吴楚地:指江南和江西地区。
东南坼:指东南地区的山峦。
英雄事:指历史上的英雄事迹。
曹刘敌:指曹操和刘备的敌对关系。
被西风吹尽:指历史的风雨洗礼,使得英雄事迹逐渐消逝。
了无尘迹:指历史的事迹已经不再留下痕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指建筑物和景观已经建成,但建造者已经离去。
旌旗未卷头先白:指战争结束后,旗帜已经收起,但战士们的头发已经变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指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不断,历史的哀乐也在不断地循环。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辛弃疾、创作背景、触物抒怀、淳熙五年
辛弃疾写下这首《青玉案·元夕》是在淳熙五年(1178)的时候。当时他正从临安前往湖北的途中,路上遇到了好友杨济翁和周显先。他用词替代了信笺,为好友们写下了这首触物抒怀的词作。
这首词作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感受深深刺痛着辛弃疾的心灵,于是他用银杏树上的落叶、孤雁的归期等物象来形容自己内心所感,表达出了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和向往。
这样的创作背景,折射出辛弃疾内心深处对家庭和友情的渴望和思念,也反映了当时战乱环境下的社会现实。在那个大背景下,很多人都不得不离散,不得已而为之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思乡之情和家国情怀。辛弃疾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为读者带来了一种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的作者不详,文中间以江行为主线,表现了一种游历山水后的感慨和反思。文章的第一层主要是通过对江行沿途所见山川的描述,唤起了作者怀昔游、痛惜年华的情绪。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江南江北美丽的景色和自己年少时期流连忘返的回忆和感慨。
第二层中,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往事的怀恋和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厌倦。他曾在江南江北旅游过,对这里的山水有着深刻的认识。但由于官场生涯的原因,他长期告别了这里的山水,在十年后再次见到眼前的山山水水时,感受到了一种“都似旧时相识”的感觉,“怪”是一种对重逢的惊喜和疑虑,同时也表达了往事已经模糊不清的感慨。这些感慨和情绪,表现了作者对年少时期的留恋和对官场生涯的疲惫和无奈。
最后一层则是通过对“携杖”和“屐”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的向往和渴望,并在文字中隐含了一种对人生短暂的警醒。在阮孚的话中,屐是指人一生所穿鞋子的总量,意味着人生短暂无常,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时间和生命。文章最后表达的意思是:尽管人生苦短,但我们仍应该去探索那些美丽的事物,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同时,也应该对现实保持清醒的认识,珍惜和把握每一个机会。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也让读者从中得到启示和感悟。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 山山水水:指的是周围的自然景观;都似曾相识:像是曾经已经看过的,熟悉的。
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 梦中:比喻过去;万里江山:广袤的土地和各种风景。
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 手杖:表示游山玩水所携带的工具;木屐:用来走路、行走的鞋子。
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忙忙碌碌:形容忙碌而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三十九年:指的是自己的人生历程;做来去匆匆:形容人生如梦,匆匆而过。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 一统江山:指的是唐朝时期的统治局面;南北两半:指的是宋辽金三个时期的疆域分割。
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 曹操、刘备:两者都是历史上的名人,曹操是汉朝末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刘备则是三国时期的蜀汉皇帝。
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 英雄豪杰:指历史上的名人和英雄;旧事:过去的历史事件。
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 楼台:指的是一些建筑物,形容事业的成就;不见人踪:形容事业失败或者没有人来参观;壮志未酬:指的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没有被实现。
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悲欢:指的是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循环往复:形容人生的轮回不断,没有终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