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译文及注释:
送你离开我感到非常惆怅,又要送谁回去呢?我们曾经手牵手走过几天,但一天就突然分别了。在东山有一间茅屋,我很幸运地打扫了门前的荆棘。但我也要离开这里,不让心中的忧愁困扰我。
注释:
送君:送别你。
尽惆怅:满心忧愁。
复送:再次送别。
何人:谁。
几日:几天。
同携手:一起牵手。
一朝:一天。
先拂衣:先行离去。
东山:东边的山。
茅屋:草屋。
幸为:幸好。
扫荆扉:清扫门前的荆棘。
当亦:也应该。
谢官去:告别官职。
岂令:怎么能让。
心事违:心中的事情不顺利。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送别》是王维所写的一首诗歌,表现了他对好友离别的惜别之情,并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归隐思想。诗中充满着浓郁的怀旧情感和思考深度,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和追寻精神净土的愿望。
在诗中,王维通过“尽”字的妙用,鲜明地表达了送别时的惆怅心情。好友要离开了:“几日同携手,今朝友人却先拂衣”,这句话道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于友情的不舍。
诗人怀念澄澈宁静的东山茅屋,对于名利场的污秽和复杂充满厌倦,但又似乎在迷茫中无法下定决心。他提到的“幸”,只是一份自我安慰罢了。然而,诗人仍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并表达了自己追求精神净土的向往。
整首诗充满了徘徊和惆怅,诗人难以割舍过去的亲情友谊,面对未来的迷茫和未知。这是一首非常充满思考深度和情感内涵的诗歌,通过王维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探索和追求。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诗歌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杨国忠担任一方官员,他权倾朝野,对手下的人非常苛刻。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杨国忠甚至把不支持他的郎官全部驱逐出境。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张五作为王维的好友和山水画家,因为不肯与杨国忠附和,最终被排斥出仕。张五和王维曾经共同隐居于嵩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两人互相酬唱,交情十分深厚。
然而,张五受到排斥后只好归山隐居,王维十分感慨。他深刻地意识到官场的复杂和艰辛,并再次产生了归隐的思想。在此背景下,王维写下了这首《送别》。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留恋之情,同时也蕴含了诗人的归隐思想,展现了他希望回归自然、摆脱尘世纷扰的向往。
王维和张諲的故事,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羁绊与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官场之中的丑恶和黑暗。这种政治和社会背景在当时非常普遍,因此,这首诗歌也成为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灵归隐的反映和共鸣。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归山(guī shān):回到山中。指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惆怅(chóu chàng):忧愁不安的样子。
陋室柴扉(lòu shì chái fēi):简陋的房子和门。
辞官(cí guān):辞去官职。
心事乖违(xīn shì guāi wéi):形容内心的怨愤难以调和。
王维这首《送别》描绘了诗人对亲友离别的感慨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对真诚友情的向往和珍视。诗人以自己将要归隐山林,告别离人为背景,通过细腻、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之流转、生命之短促的无奈和感慨。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一种柔和而朦胧的笔调,表达出自己临别之际内心的留恋和不舍。特别是末句“哪能使自己心事乖违”,更是深刻地反映出官场艰辛、社会复杂对诗人内心的影响与冲击。这篇清新脱俗的诗篇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维(692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号称“诗佛”。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早年诗作充满爱国热情,晚年笃信佛教,因此其晚期作品中融合佛法,充满禅意。
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