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王山人归布山》拼音译文赏析

  • zèng
    bié
    wáng
    shān
    rén
    guī
    shān
  • [
    táng
    ]
    bái
  • wáng
    dào
    lún
    weī
    yán
    qiū
    háo
  • hái
    guī
    shān
    yǐn
    xìng
    tiān
    yún
    gāo
  • ěr
    ān
    chí
    yáo
    cǎo
    shuaī
    xiē
  • xīn
    huái
    怀
    guī
    mèng
    sōng
    shàng
    yuè
  • ào
    rán
    suì
    wǎng
    cháng
    xiào
    kaī
    yán
    feī
  • lín
    jiǔ
    shí
    dào
    shēng
    qiáng
    weī
  • yuàn
    yán
    nòng
    shēng
    suì
    wǎn
    lái
    xiāng

原文: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译文及注释
王子析在道上论述,微小的言语能够破除秋毫。他要回归到布山隐居,心情高昂地进入天空之中。你去了还能迟吗?瑶草可能会枯萎。我的心也怀着回归的愿望,经常梦见松树上的月亮。傲然独自前往,长啸开启岩石的门。林间小道已经长满了荒草,石头路上生长着蔷薇。希望能吹奏笙和鹤,晚年相依。
注释:
王子析:指唐代文学家王之涣。

道论:指王之涣的著作《道论》。

微言破秋毫:形容王之涣的言辞精妙,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布山:指隐居的地方。

瑶草:传说中仙境中的草木。

恐衰歇:担心瑶草会凋谢枯萎。

屡梦松上月:多次梦见松树上的明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傲然:形容自信、高傲的样子。

长啸:长声高呼。

岩扉:山洞的门。

林壑:山林幽谷。

芜:荒草丛生。

蔷薇:一种野生的灌木。

弄笙鹤:指吹奏笙的音乐,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岁晚:年老。

相依:相互依靠。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送王山人归布山"是一首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歌。根据山东肥城方志,“布山”,全名为布金山,又名瀑布山,俗名小泰山。《肥城光绪县志》卷一《方域》载有瀑布山,在城南四十里。此下录有李白《送王山人归布山》及元好问《送天倪子归布山》诗。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隐于徂徕山,而“王山人”则“归布山隐”,这与诗句中“我心亦怀归,岁晚来相依”完美契合。由“我心亦怀归”可知,是时李白不在徂徕山中,而应在兖州(今属山东)家里,诗当作于瑕丘。按诗云“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语,诗当为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秋日所作。总体而言,《送王山人归布山》是一首描写友谊、离别和隐居生活的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高度的艺术价值,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所作,题为《赠别王十一南游》。全诗用韵律紧扣始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友人王山人剖析仙道的高论,微言透彻秋毫,以及归还布山隐居的情景,展现出对朋友才干的赞赏与依依惜别之情。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理状态,希望友人能多待几天,因为他怕山上的瑶草会凋零,并且也对隐居生活充满向往,不断屡梦松间云月。这部分四句组改以“歇”、“月”为韵,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然后,诗人的思想起了转折,开始想象友人回到布山的情景。友人傲然独往,长啸着开劈岩石筑室,林壑久已荒芜,石道上都长满蔷薇。这部分四句组又改以“扉”、“薇”为韵,更加突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突出了友人回归布山隐居的画面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愿言弄笙戏鹤,岁晚来相依。这部分二句改以“依”为韵,与上一组诗形成呼应,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渴望,在友人布山隐居之地共度晚年的美好展望。 总体而言,此诗以情感浓郁、意境深远的表达手法,描绘出友人离别、诗人向往的场景,给人以深深的感悟和启示。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王山人(pǒu)剖析仙道的高论,微(?wēi)言透彻秋毫。马上要回归布山去隐(yǐn)居,逸(yì)兴高入云天。你能不能多待几天再回去?怕山上的瑶草会衰歇吗?我也很想去隐居,屡屡梦见松间云月。你傲然独往,长啸着开劈岩石筑(zhù)室。林壑久(jiǔ)已荒芜,石道上都(dōu)长满蔷(qiáng)薇(wēi)。冬天来到的时候,我会去你那里,一起弄笙戏鹤,风雨相依。 注释: 1. 王山人:指诗中的朋友。 2. 剖析:深入分析、探索。 3. 仙道:道家修行之路。 4. 微言透彻秋毫:微小的言辞却能洞悉大道。 5. 隐居:隐退到乡野之中,过简朴的生活。 6. 逸兴:指清逸的心境和情感。 7. 长啸:高声呼啸,表达豪放悲壮的情感。 8. 筑室:建造房屋,指修建隐居之所。 9. 林壑:林木和山谷。 10. 荒芜:指草木不生、荒凉。 11. 蔷薇:指野生的玫瑰花。 12. 笙戏鹤:指在隐居中自娱自乐,避世而欣赏自然美景。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白简介
唐朝 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