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拼音译文赏析

  • mán
    ·
    huí
    wén
    xià
    guī
    yuàn
  • [
    sòng
    ]
    shì
  • liǔ
    tíng
    fēng
    jìng
    rén
    mián
    zhòu
    zhòu
    mián
    rén
    jìng
    fēng
    tíng
    liǔ
    xiāng
    hàn
    báo
    shān
    liáng
    liáng
    shān
    báo
    hàn
    xiāng
  • shǒu
    hóng
    bīng
    wǎn
    ǒu
    ǒu
    wǎn
    bīng
    hóng
    shǒu
    láng
    xiào
    ǒu
    cháng
    cháng
    ǒu
    xiào
    láng

原文: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东坡所作《回文四时闺怨》之一,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当时,东坡被贬黄州,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陷入了无比的失落和孤独之中,只能“杜门谢客”,隐居起来,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冬至后,东坡又去了天庆观养炼。在那里,他虽然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依旧感到枯燥无味,毫无灵感可言。于是,他开始写起回文词来,以解脱自己内心的困境。 而这些回文词中的《夏闺怨》则是东坡所作中的一首,描绘了一个夏日里昼眠的情景和清醒后的孤独与怨恨,表达出了他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展示出了他优美的文学才华和创动的思维。 这段创作背景也反映了东坡在逆境中积极面对的勇气和才情,同时也告诉我们,每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都离不开内心的磨难和生活的阅历。只有在这些过程中不断修炼自己,将心灵中的韵律通过文字传递出来,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介绍了苏东坡的一首回文词以及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回文诗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而苏东坡的回文词则以其妙构而闻名于世。 这首回文词是在“东坡乐府”中的“四时闺怨”部分,名曰“夏闺怨”。他通过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倒读的形式,将昼眠情景与醒后怨思两种状态巧妙相连。夏日里的闺房昼眠,细致地描写了风吹香汗、薄衫生凉等细节,使得词中渗透出夏日的清新凉爽之感。而当闺人清醒过来后,却只剩下孤独和怨恨,以至于她不愿再回到那个昼眠的夏闺中,更不愿再听到那庭院中柳枝摇曳的声音。 在这首回文词中,最为出彩之处便是“柳庭”两句。作者运用“静”字来刻画夏日中不同角度的美丽景象,静中见动,动中有静,这使得整篇词显得更为瑰丽,更加让人叹为观止。此外,他巧妙地运用了“薄衫”和“薄汗”两个词语,将夏日里的清凉与汗香相融合,从而表现出夏季中的舒适与清新。 总的来说,苏东坡这首回文词在构思和艺术表现上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人们对夏日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怨恨的情感。它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鉴赏。 鉴赏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回文词的评析,而这首回文词是佚名东坡所作。回文词是指一种像镜子一样前后读都是一样的诗句,而本文所述的这首回文词则是每两句为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作者认为这样的写法比起一般的回文诗要容易些,因此对作者思想的束缚也少些。 本文分析了这首回文词的构成和意义。作者在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而这首回文词则是作者“回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 文章还分析了词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在写“静”时,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而当描述昼眠的人时,则细致地描写风吹香汗、薄衫生凉等细节,使读者真正感受到夏日中的凉爽与清香。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这首回文词的构成和意义,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领略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院中没有风,柳丝垂挂,女子正在白天午睡。 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女子安静地午睡,突然起风,庭院柳树枝条摇曳不停。 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微风吹拂,她身上的汗味和香气透出来,穿着薄衣感到些许凉意。 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凉爽的衣服散发着淡淡的汗香气味。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女子红润的手端起了一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碗里的冰块使她红润的手感到冰凉。 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男子笑说碗里的藕丝太长了。 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女子一边吃着长丝的莲藕,一边又嘲笑她的男友。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简介
唐朝 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