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译文及注释:
清溪咽:清澈的溪水在峡谷中流淌。
霜风洗出山头月:寒冷的风吹走云雾,露出山顶上的明月。
山头月:山顶上的明月。
迎得云归,还送云别:迎接云彩归来,又送它们离去。
不知今是何时节: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凌歊望断音尘绝:凌晨时分,望着远方,听不到任何声音。
音尘绝:声音和尘土都消失了。
帆来帆去,天际双阙:船只在天空中穿梭,远处的天空中有两个门户。
注释:
清溪咽:清澈的小溪在峡谷中流淌。
山头月:山顶上的月亮。
云归:云彩归于山峰之间。
云别:云彩离开山峰。
凌歊: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音尘绝:指凌歊仙人所在的地方非常幽静,没有任何声音和尘土。
帆来帆去:指船只在海上来回航行。
天际双阙:指天空中的两座门楼,比喻远方的景象。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完全忘却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他对于故乡的怀念,与此前写景对比强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下片中,词人用“各自东西南北去”写出了自己远离故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同时也表达出对于国家发展、百姓安康的乡愁之情。
在整首词中,李之仪运用了丰富的意境和富有想象力的修辞手法,将自然风光与人类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词作更具有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尤其是上片,描绘山高月小、霜风斜峭等自然景观,以及流水哽咽、白云卷舒等生动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美的魅力和内在精神的滋养。下片则发散出思乡之情,抒发出词人对于家国、亲友的眷恋之情,从而呈现出情感交融的艺术效果。
总之,这首李之仪《凌歊夜泊》是一首集景物描写和抒怀思古于一体的优秀小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人类情感的抒发,词人展现出了自己深邃的内心和高度的艺术境界,同时也为后世文学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魂。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在1103年夏天,李之仪因为替范纯仁撰写遗表和行状而被下狱。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最终被释放并被任命为编管太平州,即今天的安徽当涂县。
此时,李之仪已经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一首名为“凌歊台”的词,词中所提到的地点正是他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地点。
据参考资料《唐宋词鉴赏辞典》的记载,凌歊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县西部,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在这里,可以俯瞰周围的山脉和江河,感受自然的壮美和恢弘。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李之仪深感自然之美,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在“凌歊台”所写的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艺术价值非常高,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反思。
总之,李之仪在经历了一次重大的人生考验后,创作了一首卓越的词作。这首词将自然和人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反映出作者对于美好生命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该词也成为了唐宋时期文学中的佳作之一,被后人广泛传颂。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清澈的(澄、淸)溪水呜咽着,霜风吹散了云洗出山头的月亮(月淡蒼然)。山头的月亮,将云迎接回来,又将云送走。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节(孟秋七月中旬?)。在凌霄台上眺望,没有音信。帆船来来往往,天边是帝王的住所。
注释:
1. “澄”和“淸”都可以作为“清澈”的字形,而“澄”通常使用于比较宽广的空间,如湖泊或广阔的河道,而“淸”常用于小溪或瀑布等局部地区。
2. “月淡蒼然”是对月色的描绘,表示月光柔和、淡雅、色调灰蒼。
3. “孟秋七月中旬”指的是农历七月的上旬,也就是初伏期间,这时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
4. “凌霄台”是唐代著名景点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华阴市。它是一座高山,可以俯瞰华山和周围的地区。
5. “帝王的住所”指的是天空。这里是用“帝王”的形象来描绘天空的高远和辽阔。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之仪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任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末任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任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 李之仪的著作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他的词作以描写江南水乡风光、表达乡土情怀为主,属宋代江南词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作品被誉为“江南词第一人”。